如果不是心里清楚今天的意图,朱允熥真差点绷不住,笑出声来。
再次打量李景隆,他觉得这位大明国公不论实力如何,这随机应变的功夫确实了得。
朱允熥哼了一声,“只是免职就能了事?先曹国公为国立下汗马功劳,这国公之位是他搏来的,不论是皇上还是我,都不忍心剥夺。”
听到这话,李景隆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爵位还在,不管遭受多大的惩罚,总有一天还能东山再起。
然而,朱允熥紧接着道。
“但你别以为有先曹国公的功绩撑腰,朝廷就会对你手下留情。曹国公的位置你无权继承,朝廷自然可以另选李家子嗣,重新册封曹国公。”
不好。
李景隆背后一凉,自己竟然忽略了这点。
保住曹国公的爵位没问题,可家里还有好些弟弟呢,朝廷完全能剥夺他的爵位,将国公的名号转赐给其他兄弟。
他连忙再次跪拜。
“臣罪该万死,深知无法为昨日的失职辩解。哪怕贬为一名普通士兵,去边疆为大明守土杀敌,也无法抹去臣的过错,即便战死,臣也无颜在九泉之下面对先父。”
曹国公的爵位,无论如何得保住,否则他死了都没脸去见曹文忠。
为了守住这曹国公的位子,李景隆豁出去了,哪怕今天就被剥夺所有官帽,贬成个无名小卒,发配边疆守边,也强过失去爵位。
朱允熥嘴角隐约勾起一抹笑意,“说起来,曹国公当真甘心做个平头小兵吗?”
这话里有门儿。
李景隆心里一转,挺直了腰板。
“皇太孙明鉴,别说是个寻常士兵,即便是皇太孙命我到边疆受罚,给前线战士刷马,我也毫无怨言。”
这不仅是承诺,李景隆紧接着又补了一句。
“只要弥补过错,李景隆愿意为皇太孙上刀山下火海,即便战死沙场,裹尸马革,也在所不辞。”
“不错。”
朱允熥猛地一拍桌案:“曹国公果然不愧先祖之名。说来也巧,朝中正有一项艰巨的军事任务,原本我还头疼该让谁去承担……”
话音未落,朱允熥的目光已悄然转向李景隆。
李景隆立刻心领神会:“家父当年为大明驰骋疆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我虽才能不及父亲,但也不愿辱没了父亲的英名,无论任务多艰难,我义无反顾,绝无二话。”
大明朝军中最艰巨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去北方抗击外患,年复一年北伐?
就是驻守北疆罢了。
李景隆在心中暗自思量。
朱允熥则沉声道:“倭国人猖獗,频繁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最近竟敢在我朝万寿节上出言不逊,趁夜遁逃,完全不顾大明颜面。其中,以北朝新木氏最为嚣张。”
“皇上已有意,派遣大军跨海讨伐倭国,联合南朝秋吉氏,共同清除北朝逆贼。”
李景隆心头猛地一紧,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朝廷何时动了攻打倭国的念头?
这事儿他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接到?
但皇太孙话里话外的暗示,分明是让自己挂帅出征,远赴倭国。
一想到这趟差事不仅要率军跨海远征,还得面对未知的倭国形势,李景隆心里就开始打鼓。
倭国那边到底是何等光景,无人能说得清。
上次那倭国人能在应天重兵包围下溜走,保不准到了倭国,自己一个不留神就成了刀下亡魂。
若真如此,客死他乡,怕是连遗骸都回不到大明朝的土地上。
朱允熥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景隆的犹豫。
他淡淡道:“昨儿个有人提起,说李家老三颇有几分先父的风采。”
这句话一落,李景隆全身一震,如遭电击。
他立刻表态:“国家有难,区区倭国侵扰我大明疆域,微臣自愿请命,率兵渡海,清除倭寇,既是对皇太孙恩泽的回报,也是秉承先父遗愿。”
朱允熥闻言,这才满意地颔了颔首。
“曹国公主动请缨,愿协助倭国南朝秋吉氏清除叛逆,为国立功,我怎会阻拦?此重任就交由曹国公,切莫辜负了我的厚望和皇上的期待。”
李景隆暗自咬牙,事已至此,唯有向前。
他面容坚定,“臣若不荡平倭国,誓不班师。待臣平定倭国,扬我国威,荣光归来,必定再次向皇太孙面谢罪过。”
朱允熥轻轻应了一声,摆摆手说。
“曹国公既愿领军出征,何罪之有?但与倭国南朝秋吉氏的合作至关重要,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敲定,孤需与你细细商讨,并为你选拔副将和随行官员。”
这时的李景隆,只能顺其自然了,反正都踏上了赴倭国的路,也无其他奢求。
朱允熥沉思片刻,轻轻摆手道:“你先回去吧,等到大军出发前夕,我再与你详谈。”
李景隆哪敢耽搁,生怕多留一秒,不只是要为国捐躯,恐怕连家底都要搭进去了。
他连忙起身行礼,缓缓退出东宫书房。
朱允熥目光淡淡地目送李景隆离开,眼底闪过一丝算计。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