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严壮丽的帝国宫殿中,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琉璃窗洒入金碧辉煌的殿堂。
萧彦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着下方的群臣。
太监李金正在宣读诏书:
朕,萧彦,承天景命,君临天下。自登基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幸赖祖宗庇佑,群臣辅佐,国家得以安定,百姓得以安康。
皇太子萧政,虽年仅七岁,然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有仁君之德,具治国之才。朕观其言行,察其心性,深信其能承继大统,保我江山社稷,佑我黎民百姓。
故朕决意传位于皇太子萧政,望其能以仁德为本,以智慧为器,以勤勉为径,以爱民为念,继往开来,开创盛世。朕当留忠诚之臣辅佐新君,使其能顺利治国理政。
朕亦望群臣能忠心耿耿,辅佐新君,勿负朕之所托。若有违逆者,天必谴之。
钦此。”
皇位传给年仅七岁的太子萧政了?
诏书宣读完毕,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们震惊不已,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陛下,新皇年仅七岁,如何能治理这偌大的国家?还请陛下三思啊!”
老臣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花。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表达着自己的反对意见。
“各位爱卿,朕深知你们的担忧。但政儿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朕相信他有能力领导这个国家。
而且,朕会留下一些忠诚的大臣辅佐他。”萧彦的目光扫过群臣,眼神中透露出凛然与坚定。
尽管大臣们心中仍有疑虑,但他们也无法改变皇意。
这件事萧彦并未告诉叶生歌,所以当叶生歌知道时,也是颇为震惊。
夜晚,龙床上。
换了十道水后,精疲力竭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
“彦哥哥,你为什么要这样早就传位给政儿呢?天下刚刚一统,事情繁多。”叶生歌道出心中的疑惑。
“正是因为天下刚刚一统才是政儿接管朝政的好时机。
新的天下从此会完全以政儿为尊。
而且,歌儿,皇宫太小了,我不想让你一直被圈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看朕的天下。”
萧彦的下颌抵着叶生歌的头顶,轻声说道。
他没有说出来的是:最近他总是听到一个声音在自己耳边说“你在这个世界还有3年”。
还有3年了啊,如果真的只剩3年了,他要放下一切,用剩下的时间来陪伴歌儿。
去看天下?那婉儿呢?叶生歌刚要说话,系统:“宿主,你只剩3年的时间就要完成任务,离开这个世界了。”
叶生歌:……
萧彦开始着手安排后面的事情,他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有才能的大臣,嘱咐他们一定要尽心尽力辅佐新皇。
同时,他也将国家的重要事务对萧政一一交代清楚。
叶生歌把萧婉托付给了自己的父母,
叶将军支持女儿的一切决定,
而且他很自信外孙女在自己手里一定能成长得特别优秀。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萧彦和叶生歌带着几名护卫,乘着马车,踏上了云游四方的旅程。
萧政虽是对父皇和母后万般不舍,但他尊重父母的决定。
新皇萧政登基后,面临着诸多挑战。大臣们对他各种有意见,纷纷进谏。
有的大臣认为新皇应该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擅自做主;
有的大臣则担心新皇年幼,容易被人误导。
萧政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冷然看着下方群臣们争论不休。
萧政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虽然年幼,但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睿智。
他认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但也有自己的判断。
对于合理的建议,他虚心采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他坚决拒绝。
逐渐,大臣们的反对声越来越小了。
一天早朝,几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新皇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
萧政端坐在龙椅上,小小的身躯却散发着威严的气息。
“各位爱卿,增加赋税虽然可以暂时充实国库,但却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当下之重是应该想办法发展经济,而不是增加百姓的负担。
朕将昭告天下,降低商业税收,
以此吸引更多的商人做生意。
同时,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减轻农民的负担。”
萧政的话语条理清晰,让大臣们不禁对这位年幼的皇帝多了几分敬佩。
皇帝诏令发出后,大越国开始发展商业,兴水机农,实施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不到一年的时间,商业迅速繁荣起来,使大越国逐渐拥有了丰富的商品和财富。
兴修水利的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农田得到了更好的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们的负担减轻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