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 当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听到顾砚书的提问,温清霄脸上果然露出了一丝满意的浅笑。
然而温清霄的回答, 显然不能为顾砚书解惑。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事儿他也不是没做过, 但结果却收效甚微。
“有些时候, 既然前路不通, 那便不妨换一条路试一试,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温清霄一眼便看出了顾砚书心中的疑惑, 微微笑了笑,倒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告诉了顾砚书答案。
前些日子顾砚书去做百姓们的思想工作, 大抵是告诉百姓通商后的种种好处。
温清霄在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就知道顾砚书的法子行不通, 便干脆换了一种说法,直接言明无法通商后的种种坏处。
旁的不说, 就说此刻西戎的铁骑便在不远处蠢蠢欲动,若是现在不下定决心,这过不了多久, 便是一场血战。
顾砚书微微挑了挑眉:
“但天齐的男儿, 似乎不惧战争。”
不惧战争, 其实已经是非常客气与委婉的说法了。
事实上,天齐的男儿何止是不惧战争, 甚至还对战争蠢蠢欲动。
恨不得下一刻便与西戎交战,可以一血前恨。
“别说天齐的男子,即便是天齐的女子,也同样不惧战争。”
温清霄微微笑了笑, 对顾砚书的话表示了赞同。
这边疆的女子可与京中那些娇滴滴的贵女们不同,若是被惹急了,同样可以上马提枪杀敌,甚至不属于男儿。
毫不夸张的说,若此刻西戎当真举兵,即便是城中六旬老妪,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这也让顾砚书心中的不解更甚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坏处,是百姓们所不能够接受的呢?
“城中的大人不惧战争,可孩童呢?也同样如此么?”
温清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解开了环绕在顾砚书心头的疑惑。
没错,大人不惧战争,孩童呢?
特别是城中的孩子……都较为年幼。
顾砚书稍微回忆了一番,便陡然反应过来,这些天他见过最多的孩童,竟然是正在牙牙学语的幼儿。
温清霄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顾砚书的记忆并没有出错——
边城最后一场大型战争,是在秦戮回朝前不久结束的,至今也不过短短四年的时间。
战时便不说了,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活到第二天,自然是没有能力与心情去创造后代的。
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城中百废待兴,百姓们也同样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同样没有心情去成家立业。
直到后来百姓们发现西境的各国似乎的确沉寂下来后,才逐渐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
故而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城中接连办了不少喜事,这媒婆的生意,更是从年头排到了年尾。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子可以说是成亲后的头等大事,从现在城中到处都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也能看出这一点。
这两年来,边城新生儿的数量可谓是一年比一年多,甚至因为这一点,边城的官员还得到过朝廷的表彰。
虎毒尚且不食子,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软肋,更别提此刻城中百姓们的孩子,大多还在襁褓之中。
即便是年龄大一些的,也不过堪堪学会了跑跳。
一开始城中的百姓们的确向温清霄叫嚣着什么不惧战争,甚至仗着秦戮的存在,还有些想要主动挑起战事的苗头。
然而在温清霄提及家中幼儿之时,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犹豫的神情。
没错,他们不惧怕,家中刚刚学会叫爹娘的孩子呢?
没有人比城中的百姓更加清楚战争的可怕。
饥饿、寒冷、朝不保夕、人命如草芥……
若是可以,没有人愿意去回忆当初他们在战争之中吃了多少苦头。
温清霄本就是个极为细心之人,百姓们的神情变化又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当即便直接乘胜追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他们经历过的苦难,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吗?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更加和平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加富足的环境中成长。
难道要为了心中的仇恨、以前的旧怨恨,便舍弃掉这条平坦的道路?
若是假以时日,孩子们长大之后,知道他们的颠沛流离都是因为父辈今日的选择,是否会心有怨言?
……
不得不说,温清霄的字字句句都戳在了百姓们心中最隐秘的担忧之处。
后面的话,几乎不需要温清霄再去多说,便有不少百姓做出了与最初截然相反的决定。
至于剩下依旧不愿意松口的小部分?
甚至不需要温清霄再去费功夫,其他有孩子的百姓便已经帮他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