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风夹杂着一丝凉意,沈清欢坐在村口的木桌旁,认真查看手中的账册。自从荒村的产业开始步入正轨,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但也更充实。
就在这时,一个村民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姑娘,城里出大事了!听说救灾粮出了问题,闹得满城风雨!”
沈清欢放下账册,目光微凝:“救灾粮出了问题?怎么回事?”
“听说是今年发往灾区的救济粮中掺了陈粮和霉粮,百姓吃了后病倒不少,甚至闹出了几条人命。”村民语气焦急,“现在灾区怨声载道,朝廷派人彻查,但粮食不够,许多人还在挨饿。”
沈清欢眉头紧皱,脑海中快速分析起来。这件事看似是一桩意外,但她隐隐觉得其中不简单。
“清欢,你不是前阵子刚做了高粱和红薯干的生意吗?”中年汉子也凑了过来,小声问,“要不咱们把剩下的粮食送过去救急?”
沈清欢微微摇头:“仅凭咱们的库存根本不够。灾区的需求量极大,靠我们这一点粮食,无异于杯水车薪。”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果断:“不过,这件事或许是个机会。如果我们能帮助朝廷解决粮荒,不仅能赚到钱,还能为村子赢得声誉。”
众人闻言,顿时一片哗然:“可是姑娘,这种事情太冒险了!朝廷的事,咱们能插得上手吗?”
沈清欢没有退缩,而是召集村民开了个短会,很快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次日,她带着几名年轻村民和一车优质粮食进城。在城门口,她看到因粮食问题而聚集的灾民挤满了街道,百姓的怨声连绵不绝。
“救命啊!我们连稀饭都喝不上了!”
“朝廷的官员呢?我们的救命粮在哪里?”
沈清欢深吸一口气,拉着货车走到救灾官员面前。为首的官员一脸焦急,显然也被眼前的乱局弄得焦头烂额。
“这位大人。”沈清欢拱了拱手,开门见山,“我是乡下来的商人,听说城里缺粮,特意带了一车优质粮来支援灾民。”
官员闻言眼前一亮,目光立刻被她车上的粮食吸引:“真的?姑娘快跟我来。”
他将沈清欢带到灾民营地,亲自查看粮食的品质。看到满车优质的红薯干和高粱粉后,官员连连点头:“好!这批粮食正是我们急需的。”
沈清欢不失时机地开口:“大人,我不仅能提供粮食,还愿意按照成本价再调集一批,只是有个小小的请求。”
官员抬头看她:“姑娘请讲。”
“粮食事关重大,我希望可以全程监督发放,避免再出现陈粮和霉粮的情况。”她语气坚定,“此外,我希望这件事能让官府为我们村子正名,证明我们不仅是供货商,更是为国解忧的义士。”
官员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意:“姑娘果然有胆识。既然如此,我会向上禀报实情,保你们功劳。”
很快,沈清欢的粮食便开始发放。灾民们拿到优质的救济粮后,脸上第一次露出感激的笑容:“姑娘,真是谢谢你啊!要不是你送来这些粮食,我们真不知道怎么熬下去!”
沈清欢低声说道:“大家放心,粮食还会陆续送来,谁也不会被饿着。”
然而,事情并未因此平静。就在粮食发放的第三天,沈清欢发现自己送来的粮食数量突然减少了一部分,而灾民却并未全部领到。她立刻感觉到了问题,暗中派人跟踪,发现竟有几个官员私吞粮食,偷偷运往了城外的黑市!
沈清欢没有贸然声张,而是将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带着证据找到了当日接待她的官员:“大人,救灾粮的真正去向,您知道吗?”
官员脸色一变,勉强一笑:“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沈清欢冷冷一笑,将证据摆在他面前:“黑市上的粮食,您总不会不认得吧?如果不信,我还可以带您亲自去看看。”
官员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立刻派人彻查此事。很快,涉事的几名贪官被当场抓获,粮食也被追回送往灾区。
这件事很快在城中传开,沈清欢不仅因提供优质粮食赢得了灾民的赞誉,更因为揭露贪腐行为而被百姓称赞为“义胆商人”。
不久之后,朝廷的一道嘉奖令传至村中,夸赞荒村在救灾中所做的贡献,还将村子的名称记入档案,从此免去三年赋税。
夜晚,村民们围坐在火堆旁,纷纷感慨:“姑娘,咱们的村子真是因你而活了!这次不仅赚了银子,还出了名。”
沈清欢却笑着摇头:“这只是开始。村子需要更多的产业和声望,才能真正强大。”
她抬头望向星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下一步,我要做的,是让咱们的名字传遍整个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