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管家,俺们家里头挖了好些鲜嫩欲滴的野菜呢,自个儿家里根本吃不完,寻思着能不能也拿来和乡亲们换换银钱啊?”
“成啊,你们若是有啥子想要售卖或者交换的物品,都可以摆在这儿设摊儿。
老爷说了,这叫做互利互惠,咱们一块儿摆摊儿,既便利了乡亲们,又方便了自个儿,大家伙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老叶哪里晓得,就因他这一时的口舌之快,使得杜家城墙边上后来竟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
这十里八乡的货郎日后都乐意聚集在此做买卖,也正因如此,半坡村从此成为了周遭一带赫赫有名的市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咯。
此次购粮其实是杜尚清老早之前便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
记得上次的时候,他就和齐威提及过这件事,并拜托对方在过完年之后帮忙采购一批粮食回来。
毕竟镖局在返程途中通常都会承接一些货运业务。如此一来,如果将采购粮食这项任务委托给镖局去执行,那么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有益处的:
镖局无需再花费时间去寻找回程的买卖,从而避免延误归期;而自己这边也不必另外派遣人员外出购粮,可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
齐威与自己情同手足,自然是绝对值得信任之人。
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
只要自己能够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前行,那么未来必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还有两天时间,老四就要办喜事了。家中的各项事宜基本都已经筹备齐全了,这些事情都是由马氏和刘氏等女眷负责处理。
自己并不需要过多地去操劳。如果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家中的那个恶老太太便会亲自出面进行督促。
经过一番严厉责骂之后,马氏也不敢再耍小聪明、搞小动作了,而是老老实实地担负起长媳的责任,全心全意地操持小叔子的婚事。
此时此刻,杜尚清也开始着手规划老五和老两口的新宅了。
根据他的规划,这五座宅子将会背靠背地围合在一起,内部自然而然地会留出一片空旷的土地。
杜尚清计划首先开垦出一部分土地来种植蔬菜,然后再开凿一口深水井,以备将来应急之需。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一家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供应,还能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足够的水源可用。
这个规划既实用又合理,充分体现了杜尚清的深思熟虑和长远眼光。
新年刚刚过去,杜家的老大杜尚修便意气风发地带领着一支经验丰富的瓦匠队前往了县里。
而杜家剩余的这些工程,则交给了他的一个师弟,由这位师弟另外带领着一支瓦匠队继续进行着相关的施工作业。
这一次,杜尚清还特意把自己的妹夫也召唤了过来,让他同样带着一队人投身其中。
因为杜尚清心里清楚,自己家以及村里在未来对于工程队的需求肯定会与日俱增。
他的妹夫原本就是一个石匠,对于修缮房屋、建造房屋等事宜自然也是相当熟悉。
就比如年前自家的那座城墙,便是他妹夫带领着人负责修建的,而且他干活非常认真负责。
杜尚清心想,与其去找其他人来做这些工程,倒不如交给自己的妹夫来得放心。
另外,这里面自然也有他自己的一点私心,那就是他希望妹妹一家人能够从那山里面搬出来居住。
毕竟在山里面做什么都不太方便,而且田产也比较少。
如今,孩子们也都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了,倘若在这里安了家,那几个孩子都可以去私塾学习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
只要自己把新房建设好,让妹夫自己去感受下山居住的好处与便利,相信他会接受的。
自己这块地足够大,再起一座宅子完全没有问题。一家人住一起,互帮互助,也少了牵挂。
只是大姐一家就只能留在三岔镇了,毕竟三岔镇的两个店铺还需要她们看顾着。
不过日后万一局势有变,也是可以同镇上伙计一起撤回来的。
老五的新宅建设进度相当迅速,这要归功于留下的工匠师傅们。
这些老师傅都曾参与过前面几座宅子的建设,可谓经验丰富、技艺娴熟。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他们自然能够游刃有余,加快工程进度。
目睹杜家为老幺儿兴建新宅,村里那些头脑灵活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如今杜家的状况一目了然,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兄弟几人跟随杜尚清后纷纷担任管事,生活变得越发滋润。
老三杜尚霄在外负责管理杜家店铺;全家人皮肤变得日渐白皙,无需再操劳农活,全都在杜氏工坊劳作;
小儿子甚至进入私塾读书,成为一名学子。这样的生活实在令人艳羡不已!
老四杜尚雷则留在家中协助侄子打理田产,同时还时常外出采购用品。他经手的银两动辄数十两甚至上百两,无疑是一份美差!
只可惜啊,再过两天人家就要成亲啦!听说是外乡人,家里条件挺差的呢。
这小丫头真是命好啊,嫁过来就能享清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