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由曹县令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衙役,引领着李辰一行四人逛了一下华阳县。闲聊中得知曹县令来华阳已经快十年了,按理说三年一迁,他在这里呆了十年了,就算不升官,也该换个地方了。李辰本来想问,李敢用眼色提醒,意思是不要问。李辰也就明白了,肯定是得不到上面的肯定,也没人关注。
在游览的过程中倒是发现华阳县规划的不错。老百姓都说在曹县令来了以后,给县里增设了哨卡,所以往年在附近游荡的盗匪少了很多,加上曹县令不仅鼓励农桑,组织大家新修了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只要不是几十年一遇的水旱灾害,基本上都能平安度过。还大力兴修道路,发展商业,所以华阳县除了官家的馆驿,还有私人开设的客栈、当铺、酒肆、茶楼。老百姓每隔十日还会有一个官家组织的榷场,让老百姓出产的特产可以有个交流、互换的地方。所以曹县令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也不希望他走。
过了几天,曹县令给他们找了一个卓氏商行的商队,领队也姓卓,叫卓义。商队经常来往于南阳和华阳之间,可以免费带他们去南阳。李辰他们很高兴,既然商队是经常走这条道的,李辰就不用担心走错路了。
李辰让李敢去找了那个商队的领队,约定了明日出发的时间。为了感谢曹县令的帮忙,李辰让李敢给曹县令送去了一张完好的虎皮。结果那曹县令死活不收,只好又带了回来。李敢不断的感叹,这么偏僻的县城,离郡城那么远,这县令如此洁身自好,怎么可能升官嘛!
……
李辰他们跟着商队在山路上蜿蜒逶迤的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南阳郡的治所宛县。虽说曹县令安排他们免费跟随,但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一些响马,都是商队出面摆平。而且一路上岔路很多,要不是跟着商队,李辰他们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所以李辰心存感激,拿出一张虎皮送给商队的领队,这一张虎皮怎么也有十来贯价值,卓领队推辞了几下,也就收了。
看到他们车上还拉着几张虎皮熊皮,一路上的行派坐止,是个有背景的,讲的又是官话雅言,心中一动,便拿出一面有个“卓”字的腰牌,双手递给李辰道:“鄙人卓兴,是卓氏的二东主。我们卓家的商队,在长安、洛阳、襄阳、南阳、荆州一带颇有些势力,很多地方也有货栈,如果贵客无论买货、卖货、组织商队,凭此腰牌,可以获得一些方便,价格会好一些。因为一路上贵客打听了很多南阳和荆州的情况,看得出您是第一次来到此处,想要打听什么消息,也可以凭此腰牌来我卓氏客栈、商铺、货栈得到一些消息。不过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我们信用卓著,所得信息还是很准的。另外如果客人要去往云梦吴越的话,遇到江湖上的麻烦,出示这个腰牌,也能好办些!”
李辰一看还有这好处,于是也很开心的收下了。大家就在宛县城外挥手告别。李辰他们驱车直奔宛县城门而去。交了城门税进的城来,找了个客栈住下。李辰安排瞿虎和谭燕宰客站内洗刷马匹车辆,自己和李敢出去逛逛。
在师父给他的札记里有记录,要想探听消息,最好的就是食肆、茶楼。两个人就来到了一间路口的大食肆。找了个临街的位子坐了,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肴,一边吃,一边竖着耳朵听周围的人聊天。结果发现白搭,因为周围的人讲的都是楚语,他们根本听不懂。只得相视苦笑。于是也不再刻意倾听,低头大吃。两个人走了一路风餐露宿,确实没有吃过几顿好饭,加上李辰和李敢本来饭量就大。他们这一顿吃的食肆老板都有些吃惊。另外看到这两人穿着华丽,年龄又小,又是外地口音,于是在二人结账的时候,好意提醒他们,发现他们听不懂楚语,于是把他们让在一边,用了蹩脚的雅言提醒他们:“南阳这里三教九流,人员混杂,两位小客官刚才结账时已经漏了富,恐怕会有麻烦。”
正说着,一个混混模样的人就向李敢身上撞了过来。李辰的气场一直开着,马上就感觉到了,好像碰巧似的把李敢轻轻一拉,那混混撞了个空,“咦”了一声,就装作没事一样的走了。
李辰拱手感谢老板提醒后,就回客栈去了。一路上不断地有人想偷李敢的包袱,怎奈有李辰这个开了挂的存在,均是有惊无险的平安度过。不过李辰已经感觉到有人盯上了他们。李敢虽然迟钝,但毕竟也是当过二世祖的存在,碰瓷的事也没少干,自然也慢慢的发现了不对,但是看李辰不说话,他就只能跟着李辰一路回到客栈。
回到客栈却发现客栈老板拉着瞿虎和谭燕在和两个衙役模样的人说话,上去一问才知道他们进城时驾的车,就是黄帝赏赐的那辆驷马安车,被官府的人看到了,就派了两个衙役来查看相关手续。大夏朝车不是随便那个人想坐什么车就坐什么车的,像李辰的这辆驷马安车,那必须是侯以上的人才有资格驾驭的。李辰的车是皇帝赏的,手续自然是有,衙役一看有官府的凭证,也就没说什么,告了罪离开了。
两人刚回到房间想洗个澡,客栈老板又来了,说来了一队军爷,也是来查车的,原来是那辆驷马战车又被军队的人盯上了,李辰懒的下去,就让李敢去处理。李敢的爹是以武功得爵的主儿,应付这些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