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全部结束了,太学诸多教授、教谕还在审阅考卷的时候,老祭酒接到通报:中常侍匡承奉陛下旨意来见。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看看李辰的三篇策。皇帝就想知道,李辰上次的策是偶尔得之还是的确国士无双。
大夏的中常侍是官位,他不一定是太监,也就是说他不一定是我们说的一般意义上的阉人,比如说这个匡承就不是,他是应聘来的。中常侍属于内廷管理,主要的职责是负责处理一些皇帝的私人事务,有时也会为皇帝提供一些执政意见。
中常侍是皇帝身边的官员,就有许多限制:首先是出身不能是世家大族。皇帝在朝堂上就被世家大族所包围,所以他也需要听到一些世家大族以外的声音。
其次,要学识渊博,记忆力强。这一点很重要,皇帝每天要交代很多事,说很多话,他旁边的中常侍记忆力不行,皇帝交代的事情说过的话没有被记录和传达贯彻,那就是失职,严重的甚至会被砍头的。
第三就是可以记功升爵,但是没有升职的空间,一开始是中常侍,一辈子都是中常侍。
这位中常侍匡承,就是出身寒门,破落贵族。但自小聪慧,读书十分刻苦,十五岁时就是县里有名的饱学之士。只是因为出身寒门,家里虽然有钱,但是因为没有爵位,无法进入政治舞台,只能是个有钱的小地主而无法当官。于是在皇帝张榜选拔内侍官的时候,毅然报名,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家族博取一丝进身的机会。
他有一个本领,那就是过目不忘,朝廷里也是有一些名声的。老祭酒一看皇帝派他来看李辰的策论,便知其意了。于是将李辰的三篇策取来,放在匡承面前。匡承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脸面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表情。很快,匡承起身,对着老祭酒躬身一礼,带着人转身离开太学直奔内廷而去,皇帝还在等着呢。老祭酒目视匡承在太学的大门外消失,也没有看见匡承与旁边的随从交流,摇摇头,回到案前,挑亮灯火,仔细观看李辰的这三篇策论。
话说匡承回到内廷,立即将李辰的三篇策,默写下来,交到皇帝的手上。第一篇是关于民政,题目是:《君子劳而不怨》,这个题目,出自《论语》中的《尧曰》,皇帝出这个题目是有些想法的。他想看看李辰怎么解。
李辰的文章的确让皇帝陛下眼前一亮。李辰的破题便是出乎皇帝的意料。李辰首先从每年帝国常发的赈灾救灾谈起。其实核心就是反对官府每次救灾时单独的发救济粮、救济款。而是建议朝廷以工代赈,让老百姓自救。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当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得钱粮,就会格外珍惜,而且能避免产生流民。
其次可以利用因为灾害而聚集起来的大量劳动力,将他们组织起来,去做一些平时朝廷只能通过徭役才能做的工程。比如黄河决口,可以让官府组织这些灾民转而去修河防,而且因为此时的劳动力便宜而能给国家节省资金。
第三就是以前官府非常害怕灾民聚集起来,避免生乱。一些没有受灾的府县会不愿意灾民进入自己的地盘,往往会进行围追堵截,防灾民如同防寇。反而造成灾民不能得到及时救济从而生乱。
通过以工代赈,反而可以给这些地方官府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让青壮的精力有地方运用,即便是老弱妇孺,也可以通过生产进行自救。这样一来便不会因为救灾不利而产生民变。等等等。
皇帝看了不住的点头。其次又拿过第二篇,第二篇讲的是时政,题目是四个字《民德归厚》。民德归厚出自于《论语》中的《学而》,原句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篇文章李辰倒是写的中规中矩,亮点不多,比如针对现在许多人薄养厚葬提出了批评,说这些人道德浅薄,不是真的孝顺。是通过厚葬来显示自己的孝心来掩盖自己赡养不利。
还引用圣人曾说话:“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这些人做礼是给人家看的,违反了圣人对于礼的理解,让一让民风不古,流于浮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等等,最后李辰以圣人的一句话收尾:“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看到这里,皇帝陛下默然无语了一会儿,说道:“这小子,胆子不小啊。”对啊,要说厚葬,谁能比得上皇帝啊!
放在一边不提,又拿过第三篇:《七》。皇帝心道,这个题我看看你这个神童如何破。只见文章开篇就引用了一句圣人之言作为开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皇帝便是一怔,继续下看,又是一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李辰首先写到“七天”,是从一个人看到一件新鲜的事情,前三天会感到很新鲜,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就开始从一开始的新鲜感转到开始思索发生的原因。到了第六天第七天,对这件事就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认知,有了自己的判断。
其后又写道“七月”。一个士兵去军队服役,前三个月这个士兵一定是在慢慢的了解这支部队;到了第四个月第五个月,他开始寻找在这个部队的位置,他能为这个部队做些什么;到了第六、七个月,一个好的士兵才真正爆发出全身的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第三他写到了“七年”,他引用了《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