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老师与弟子【二更,求订阅】
君王的寡恩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久天长的。
嬴稷将陈慎的奏疏放下,转而看向了远处的方向,那是文安君府邸的方向,也是安国君陈野墓葬所在的方向。
安国君死后,按照先王嬴驷的交代与之同葬。
这超越了一般臣子的规格,当时一时之间被称为“美谈”,安国君与惠文王嬴驷之间的君臣情谊则是被所有人赞叹。
但只有嬴稷自己只知道,君王的怀疑早已经出现。
为何他方才亲政没多久,就开始推行“三公”“三师”的职位,并且开始分化陈氏人手中的权力?
毕竟陈氏一直表现得十分“忠诚”,或者说不是表现的忠诚,而是真的忠诚
这样的陈氏即便嬴稷的猜忌心思再多,也不应当是在这个时候,在刚刚即位的时候表现出来的。
——至少要在完全掌握了权力后。
可他依旧这样做了。
因为这是先王的交代,惠文王在临终前,在陈野、陈慎等人抵达宫中之前,就已经将后事交代好了,有且仅有嬴稷一个人知道。
“踏踏踏——”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嬴稷蹲在那里,他老师来了?
这是正常的。
嬴稷沉默。
大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内侍走了进来,平缓了自己的声音后道:“启禀王上,太师陈守求见。”
事实上,在今日那“家族会议”的后半段上,所有人都清楚的明白,要提防陈氏的、要瓦解陈氏的并不是嬴稷,而是“惠文王”,所以他们才会一遍遍的感慨“君王多寡恩”。
思及至此不由得感慨:“原来如此啊。”
相府
张仪神色复杂,成为相国他本来应当开心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开心不起来。
嬴稷听着陈守的一番话,心中感慨万分,此时的陈氏与当初他父亲临终前所说的一模一样。
陈守一愣,一门三封君?
他接过诏书一看,上面写的赫然是为自己封君。
当然了。
“文安君他们已经离开了咸阳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中。”
张仪一愣,难道不是吗?
苏秦感慨似的说了一句:“若这种便算是败落了,那么我希望日后的苏家也能够如此的败落啊。”
此时的陈守不再是太师陈守,不再是嬴稷的老师,而是陈氏的四子“陈守”,他所代表着的是陈氏的利益。
“这样子的辉煌,已然让陈氏知足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庄子已然答应收三哥为弟子。”
百年之后,只要陈氏依旧在这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会逐渐的习惯有“陈氏”的存在。
陈守却没有再留情面,继续说道:“大兄的告病不是是给王上,也给陈氏一个体面罢了。”
“陈氏的败落,竟然如此迅速。”
嬴稷现如今依旧记得那个场景。
提防自己的老师?
短短的两年时间,秦国的天就变了。
他开始在脑子里面脑补,自己的老师是不是用一种失望的眼神看着自己?
同年秋。
年轻的帝王看着陈守,语气中带着些许惆怅和无奈:“我知道老师是害怕我愧疚,但老师啊,你我之间一定要走到这一步么?”
陈守低头看去,这才发现,这竟然是惠文王的诏书!
“如今陈氏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自此之后,陈氏已然有可以绵延百年之气象了!”
因此请辞。
“我和五弟会留在咸阳城,与此同时,二哥的长子会从官渡来到咸阳城,三哥的长子同样会留在咸阳城。”
在自己临死之前给自己的儿子交代好后事,其中之一便是处理了自己这个老师?
“虽然看似表面上败落了,但其实无论是底蕴还是人脉关系,一个都没有少。”
良久后,陈守那依旧平静的声音才在大殿中响起。
他摇头轻叹。
陈守看着嬴稷的这样子,突然笑了。
延续百年之气象?
张仪一惊,然而心中仔细想想好似的确是这样。
陈昭也要走?
还没等嬴稷反应过来说什么,就听到陈守继续说道:“陈安同样会上书,请辞上卿之位,表明自己只想追寻先贤的脚步。”
“陈氏其余的人,会回到官渡。”
之前,陈野加上陈慎、陈瞻的封地,已经算是占据了半个官渡,而这一封诏书则是将剩下的半个官渡也直接给了陈氏。
嬴稷自嘲一笑:“想必此时陈氏所有子弟的心中,咸阳城已经成为了龙潭虎穴吧?”
他看着面前的弟子,心中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他则是继续担任“太尉”的位置。
昭襄王九年冬,右相国陈慎上书告病,一应事物暂由张仪代之。
嬴稷抬起头,手中的动作依旧在忙碌的掩饰着自己的焦虑以及尴尬,只是轻声道:“老师,您来了?”
嬴稷为何一亲政就开始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