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儿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见了,不过她说的也对,上次我看那卖猪肉的媳妇儿都跟了咱们两条街,要是下次再去用粮食换银子,他们难保不生出什么想法来。”
殷博武也是次次担心,说到底还是他们家太弱小,所谓人微言轻,但凡稍微有些权势,就不必再担心被人怀疑粮食多了。
“是这个理儿,可咱们家现在只能在这里了。”
卫氏叹气,要是在殷国公府中,妙儿的这个问题根本算不上问题,他们随意找个理由就能帮忙消耗掉了。
“若是能还煊王清白就好了,只可惜朝中局势水太深了。”
殷博武心中仍憋着一股怨气,百年家业毁在自己手中不说,现在一家老小都受到牵连,他其实比谁都渴望回京。
“先前不是说好了吗?咱们一家人都活着才有希望,现在才哪到哪?”
回京不太可能,卫氏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再去苦恼这些不可能的事。
“是啊,其实此生能有你们陪伴在侧,我已经死而无憾了。”
殷博武伸手为卫氏挽起发髻,眼中流出的皆是温情。
即便他的时运再不济,上天待他还是不薄的。
殷妙在用早膳期间,还是向一家人透露了萧玄又给了她一些银钱的事,她并未和盘托出,只说萧玄让云江云河当了一些随身物,并给了她十两银子。
“十两?这可不少啊。”刘氏说道。
“我再进去说说他,莫要担心家中开支了,他只需要安心养病就好。”
殷博武听后还是很有感触的,昔日的天子骄子就算处境窘迫,也不愿坐享其成,这风骨让他敬佩。
“是啊,上次人家还把随身玉佩都给了咱们,咱们家现在这条件,那些就足够他好几年的开销了。”
殷正宏也说道。
“祖父,爹爹,这些我已经和他说过了,不过他既然说妙儿收着他会待的更心安,妙儿也只好先收着了,今后咱们再去县里多给他换些吃食便好了。”
殷妙吃了口浓稠的米粥,还好她只说了十两银子,昨晚除了那些玉器以外,那金银两锭分别都是20两的,农村人家一辈子大概也攒不了这么多钱。
“对了,我听人说这县里乞丐都成帮派了,见到有人拿着吃食就会一窝蜂的去乞讨,你们明日去县城采买,还是小心为妙啊。”
殷承允也是从几个经常去县里卖山货的村民处听说的,越是看起来没钱没势的普通百姓,就越是容易被乞讨。
“怎么能这样,这不跟强盗没什么区别了吗?”
殷博文听后诧异的问。
“回头我去找马嫂子让她教教我怎么做窝头的,咱这白面馍馍拿出去吃太惹眼了。”
卫氏的话让殷妙颇感安慰,至少一家人现在都懂得藏拙了。
长陵村的里正近日很是忙碌,除了要修墙,让村民有些防御的本领以外,他还没有忘记之前特地让大家开垦出来的木薯地。
眼看马上就要入夏,这个月的春雨依旧没有来临,好在殷妙说过木薯耐干旱,因此那地里的木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移栽后长势良好。
“里正爷爷可以再让人物山上看看还有没有新长出的木薯。”
殷妙站在木薯地旁边建议道。
“这几日大家都有些不敢上山了,就怕那些山匪还藏在山里头。”
魏里正说道。
殷妙这才明白为什么她早上去山上都没见到什么人了,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没事的,我和我家人都去过几次了,不会出现山匪的。”
因为那些山匪都死光了啊,殷妙心想。
“那成,回头我多让几人结伴去看上一看,不过这大旱天的,山上的东西可能也极少。”
魏里正心中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地里庄稼长势都不好,粮价却一直在涨,或许今年不会是个太平年了。
“里正爷爷,是不是收税的官差也快要来啦?”
殷妙问道,在南萧国,虽然他们家不用交粮食税,但这户税还是要交的,不同的是交粮食税的有官差亲自上门收取,而户税的只需要里正统一收了交出去即可。
“可不是嘛,这雨不按时下,税可是年年都要按时交的,不过殷丫头放心,你们家属于下下户,大概准备500文钱就够了,最让我发愁的是那些有耕地的人家啊。”
魏里正满面愁容,一亩地就要至少交纳5斗粮食,这无异于给村子雪上加霜。
殷妙有些庆幸他们没领到耕地了,但还是说道:“谢谢魏里正告知,回去我让爹娘去凑一凑,看看能不能凑够500文。”
要是搁在以前,他们交出500文会很可疑,但现在殷博文刚开了学堂,再加上邻居们都知道卫氏和甄氏两人接了绣活,所以凑够500文也不会被人说什么。
而在她顺着路往回走的时候发现,很多村民都互相开始借粮食了,若是交不出粮食就只能交银子,这对于穷村来说太难了。
“哎,老天爷不让人活啊。”
“往年收成少补补银子也就算了,今年若是按照市场粮价补银子,这谁补得起啊……”
“家里人都快饿死了,还守着那五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