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最终,虽然王景等人是知道了李二在搞一个叫做“潜艇”的项目不假,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唐的天字一号军事工程。
虽然如今的王景裴寂这帮人素质提升不少,但他们得到消息不是从自己花钱搞的情报渠道,而是从公开的渠道得知的,一般人说谁谁谁谁“消息灵通”,往往是说这人人脉厉害,什么消息都有得听——王景等人就是这样得知消息的。
如果是以前的王景等人,搞不好还会注意一下。
毕竟这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但是嘛。
这种情况,就类似后世的许多公共服务,其实直接上政府官方网站就能搞定,也能直接看到通知,但大多数人往往觉得这种渠道得到的消息都不值钱,而一定要去第三方找找有没有什么“门路”……在长辈一代,一般是给朋友送点礼请顿饭,然后询问情况。
在年轻一代,那当然是先去看看自己关注的大佬们如何评价了。
总结起来,就是那几个字,灯下之黑。
关键王景裴寂等人从正常渠道得知了潜艇这东西的存在,但同时居然反而没有从自己的军情系统里获知这事。
这就意味着,王景等人在“道听途说”到了这条关键性的消息之后,即便他们一时之间有了额外的兴趣和重视,但也没有别的信息来从旁佐证,以帮助他们得出什么可靠的结论!
信息是一种资源,但却从来不一定是高价值资源!
道理也简单,信息就只是单纯的信息,但情报却必须是某种“结论”!
而王景等人这次偏偏就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从自己投入巨资、苦心经营的军情系统里获得这种佐证,于是最终对于这条有些新奇的消息……看法上也就仅仅是新奇了一下,再无任何多余的关注。
不过尽管未能获得这份小小的情报,一不留神直接滑了过去,但王景等人毕竟还是在这数月,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从海寇活动中获得了巨大收益。
这却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这么庞大的收益在手——收益本身还不算什么,但持续这么长时间大伙一直在获利,那下一步继续扩张这个模式自然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就在这数月之间。
王景、裴寂集团在扩张海贸收益。
大唐在忙碌于潜艇项目的进程。
而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大唐沿岸一带的民心风气变化。
整件事,一开始所围绕的,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正是神州沿岸的海商们的预期如何。而随着海贸活动的日益猖獗和朝廷自顾自的忙碌,海寇活动频频得手,朝廷的新装备也正在出炉。
但这一切,毫无疑问,自然却并非全无代价产生。
沿岸的海商,终于因为海寇活动的持续频繁而大幅降低了投资,也就是出海贸易的频次,并且有不少海商都开始变卖海船。乃至于同时,与这些出海搞贸易的海商们配套的,开工厂的这些商人,也因为贸易的热度越来越连续,乃至越来越稳定的趋势开始关闭工厂,遣散工人。
这些海商和厂东的经济活动,虽然因为海寇出现导致的风险预期上升,不过受到的损失并不大,因为他们只需要停止贸易,即可完全脱离风险!
虽然贸易之利是没有了,但对于他们来说,大伙随便去炒点别的东西,照样能获利……
最简单的,那当然就是各地田亩耕地,直接回归当年五姓七望等人的道路就完事了。
当然了,五姓七望被朝廷锤走了,这么干还是让人不由担心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额外的变故?不过五姓七望滚蛋,毕竟是几年前的事了,既然今时不是往日,那小搞一下土地兼并也不算什么大事。并且更关键的,除了兼并土地之外,大唐如今搞海贸又搞工厂,这早就聚集了大量的城镇人口。
这城镇人口虽然不种地不需要田地,但也需要居住之处……
这种时候,各路城池之中的房屋,自然也是香饽饽,直接下手那就是肉眼可见的盆满钵满。
所有人都在获利,至少都在获利的路上。
但神州,毕竟还有一部分人。
这部分人,并没有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自己可以获利。
而这部分人的声音是必然无人听见的,尽管李二连皇宫的美术风格都主动做出了改变,可说是开千古未有之前例,试图安抚这部分百姓。
李二,毕竟不是这一代的人,真正的呼声,即便李二再怎么贤明,也无从听见。
而随着时间进行,不但王景,五姓七望集团,以及这帮人养的海寇,还有在大唐开海之后不断获利的海商们没有听见,乃至于李二也没有听见这些声音。
虽然从奏疏上李二是知道大唐因为最近的海寇活动,不但破坏了大唐的远期开拓战略,同时在眼前也对大唐的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破坏。
比起直接遭到劫掠而受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