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邓愈去世
邓氏踉跄的走到邓愈床前,“噗通”跪下。
“爹,女儿不孝~!”说着就抓着邓愈枯瘦的手哭着,邓愈微微笑了笑,看着朱樉说:“吴王来了,快坐。”
朱樉点了点头,坐在朱元璋之前坐的凳子上,他也不知道该跟邓愈说什么,俩人交集不多,见面也很少,但邓愈对朱元璋的帮助可谓是很大。
邓愈原名邓友德,因为天生魁梧,有大将之才,十六岁就离开家乡抗元,后遇到朱元璋,领着自己万余人投奔他,朱元璋后面给他改名邓愈。其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积累军功屡次升官,从管军总管到广兴义元帅,明朝建立后卫太子右谕德,御史大夫,晋升荣禄大夫,右柱国,爵为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卫国公。
可谓是朱元璋信重之人,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勇武过人的邓愈得了重病,一直卧床不起,自己也无嫡子,长子邓镇就是个纨绔,府里大大小小上上下下都是眼前这个唯一的嫡女邓氏在支撑。
为了能将卫国公府传下去,邓氏不得不做出牺牲,嫁给吴王做了侧妃。从此,她从一个尊贵的国公女沦为了卑微的小妾。邓愈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愧疚和心疼,他声音颤抖地说:“女儿啊,你听爹说,爹对不起你,让你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要承担起支撑卫国公府的重担。为了一个爵位,你付出了太多,实在是太委屈你了……唉!”
说完,他转过头来,对着吴王朱樉言辞恳切的说:“吴王殿下,老臣的这个女儿,为了我,成为您的侧妃。虽然她这样做确实有其目的,但实际上,她自幼便是个心地善良之人。一切都是我害苦了她,请您千万不要因为她别有企图而冷淡她。老臣在此恳请殿下,看在老臣的功绩上,能够稍稍关照她一下。”说完就要爬起来给朱樉磕头,朱樉赶忙制止了邓愈,说道:“卫国公,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邓愈不禁老泪纵横,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无奈。他多么希望邓氏是个儿子啊!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接着,他又转向邓氏,语气中带着无尽的不舍与担忧:“女儿,爹要走了,以后的日子里,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至于这国公府,你也不必过于执着,顺其自然吧……”
邓愈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抓着邓氏的手也松开落在床上,邓氏早就泪流满面,“爹!!!”哭声传到院子中,朱元璋眼眶也有些微红,叹了口气离开了卫国公府。
长子邓镇与一众弟弟穿着孝服,听到屋内邓氏的哭声,立马都冲了进去
邓愈死后三日,停止上朝三日,朱元璋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功臣录》中。
并且朱元璋对邓愈一生的评价也很高:“友德随我一十九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自从邓愈死后,邓氏仿佛是没了灵魂的躯壳,朱樉也履行了对邓愈死前的承诺,在后院单独安排了一个小院子,安排了两个丫鬟伺候她。可现在的邓氏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有饭她就吃几口,其他时间就独自坐在小院中看着天。
敏敏得知后,觉得邓氏很可怜,就与孙冰带着邓氏出去上街逛逛,要么就是沿着玄武湖散步,一来二去,三人也熟悉了起来
。。。。。。
三年后。
洪武十年,年底最后一个大朝会。
躲着三年没有上朝的朱樉今天终于躲不过去了,当朱樉出现在奉天殿宫门口时,所有大臣都客气的对朱樉拱手问安,朱樉打着哈欠的回礼。
朱文正走到朱樉身边说道:“你今天怎么想起来上朝了?”
天色昏暗,睡眼惺忪的朱樉看到是朱文正跟自己说话,笑了笑说:“哦,是大堂哥啊,我也不想来的好不好,要不是大哥昨天将我堵在正厅再(wei)三(xie)叮(kong)嘱(he),我才不来呢,在家睡大觉不好么。”
朱文正看着朱樉那悖懒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自从咱们成功打下倭国之后,你就整日里无精打采、懒洋洋的。怎么着?难道你打算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不成?”
“哎呀,这不是大哥正在全力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新政嘛,哪里需要用到我呀!况且,我堂堂一介吴王,难道连享受一下生活都不行吗?”朱樉满脸的不高兴,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着。
朱文正微微一笑,回应道:“我刚从九边地区的巡查工作归来,四叔和太子一见到我,就说起你整天不见人影。你大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可也没见你主动进皇宫帮帮忙。每次宫里有人到你府上找你,你总是玩失踪。”
“哼,大哥确实挺忙的,大嫂又给他生下了一儿一女。还有小嫂子也生了个丫头呢。他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发号施令罢了,真正跑腿办事的还不是下面那些人。既然有机会休息,我才懒得往跟前凑呢。”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