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第17章 秋收(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秋收(修)(1 / 2)

第17章秋收(修)

长箐村分地是按人头分的,张安家里一人一亩。

这还是因为当时村里人少,放在其他人多的村子,一个人半亩左右就差不多了。

水田里的稻子还没到收割的时候,玉米却成熟了,这个跟今年的日照有很大的关系。

张安家里拢共五亩山地,但其实能种的也就四亩不到,剩下的都是山岩上小块小块的,地里没什么肥力,种着庄稼也没有多少产量,人还很累。

但是张安的爸妈不愿意给丢在那里,还是都种满了。

去年张安上学,家里也没有马匹,完全是张建国两口子一筐一筐的掰下来,从山上挑回来的。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不仅张安加入了,家里也有了马匹,运力直接拉满。

可别小看山区一匹马的运力,要是人工挑回家的话,一个人最多一次挑八九十斤,而且路上就要花不少时间,还得经常歇息。

但是马匹就不一样了,虽然山上的山路去不了马车,但是可以用马驮着回来。

一匹马一次能驮五口袋,至少也有两三百斤的样子。

而张安家这匹马,就更不用说了,随便装,五百斤都不成问题。

掰玉米一直都不是个大问题,只是运输太花时间了。

张安起床后,王芳已经早早的起来把面条煮好了,还一人煎了个鸭蛋。

收拾了几十条口袋装在箩筐里,吃完早饭就开始出工。

一根玉米杆上正常都是两个玉米棒子,掰起来也很轻松。

张建国跟张安在玉米丛里把玉米掰下来,王芳跟在后面把掰过的玉米杆砍下来。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村子,山上的玉米杆是要收起来喂牲口跟沤肥的。

但是长箐村不用,相较于其他的地方,那么多的水田,所以稻草也会有很多。

相比于玉米草,牲口们更喜欢稻草,而且稻草沤肥的效果要好很多。

就这样,原本张建国两人要花七八天时间的玉米,三天的时间就收拾到家里。

由于这几天还没人开始掰玉米,只有张安一家已经驮回家了。

所以晒谷场上就被张安一家人给霸占了,等到其他人开始收的时候,张安家已经晒好了。

玉米驮回来是需要先去皮的,农村人闲不住,白天从山上掰回来,晚上的时候在家里剥玉米皮子。

初秋的骄阳那叫一个火热,不然怎么会被叫做秋老虎呢。

宽大的坝子上,狠狠地晒了两天,直接给所有的玉米都晒干脱水了。

趁着没人用晒谷场,一家三口直接在晒谷场上把玉米给打了。

因为没有脱粒机,所以只能用人工脱粒的方法—连枷。

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用绳子连接起来,要用的时候用手握住长的那一端通过挥舞让短的部分发力。

玉米是个好东西,大米不够吃的年代,玉米就成了主食。

而大米充足的地方,玉米不仅可以喂养牲口,还能卖钱。

脱完粒的玉米棒子,还能用来烧火,农村里大家家里都收有玉米芯子,这玩意生火比干柴来的快多了。

等到玉米的事情摆平了,田里的稻子也已经成熟该收割回家了。

不同于玉米的是,玉米在地里可以慢慢的收,不是那么急,它们还挺耐放的。

但是水稻就不一样了,这玩意要是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你要是不去收,很快就会自己掉地上。

而且要是遇到天气不好,天上给来场大雨,那可能就颗粒无收了。

张安家里收稻子的时候,他二叔跟三叔家都是全家来帮忙。

王芳作为女主人,肯定是要在家做饭,做好了再到田里帮忙,七八个人的饭菜可不少。

大清早,二叔跟自家老爸就扛着掼斗出发,剩下的人就带着镰刀,喝的水,装谷子的口袋紧随其后。

掼斗就是用木板制作成的一个方形大木盆,专门用来给稻谷脱粒用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

在田里把稻谷连杆给割了以后,就抱起来朝着掼斗的内壁摔打,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谷子给掼下来。

人多干活快,张安家三亩左右的水田都是挨在一起的,所以不用收完这块田还得换地方。

到了中午的时候,已经收完了三分之一的样子,这会天上太阳太晒,也该到吃饭的时间。

七八个人下来,三亩田的产量就收割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晒谷子,还要帮忙二叔跟三叔家收割。

毕竟人家都来帮忙了,你不能不还回去,这样下次谁还来帮你。

给两家帮忙的时候,张安家也是全家出动,这次因为已经到了国庆的时候,二叔家两个儿子都回来帮忙了,所以人数就更多了。

两天时间,大家家里都收割完毕了,只有地里的玉米,那个就自家慢慢的掰回来就好,反正也不是很急。

这下张安就分配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家里的马被叔叔家借走了,而爸妈也出去给村里人帮忙去了。

剩下张安自己,留下来晒谷子。

晒谷子不比晒玉米轻松,因为天上大群大群的麻雀是最讨厌的。

每次伱不注意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