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之辰见陈林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却是丝毫没讲到这副画的真假上去。
他不由得有些急躁的说道:“陈鉴定师,你说了半天这副画作者的生平,到是说说这副画啊?”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副画是个赝品?”
陈林瞄了他一眼,不见半点儿慌乱,慢慢悠悠的说道:“别急啊,卫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辨别一副画的真假,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要想证明一副画是赝品,必须对要原画的真品有所了解。”
“这样相比较之下,才能分辨出真假画作之间的不同来。”
“若是简简单单的上去指着一副画,就说它是假的,想来卫少也不能同意吧?”
卫之辰被这软钉子撅了回来,却是完全反驳不出别的话来。
只得听陈林继续对那副‘山居图’指指点点的评论着。
“这副王原祁的‘山居图’的局部,就能看出来画家对于笔墨章法的极致追求。”
“也正是因为这种追求,才让王原祁画出这样的工细严谨的佳作。”
王原祁通过学习前朝名家的笔墨精神,画出了清初画坛少见的浑厚刚健美感。
这幅《山居
图》让王原祁摆脱了“甜俗”的标签,只要用心创作,王原祁的画作还真得点赞。
陈林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讲关于王原祁山水画鉴赏的。
那位书画家评论说,王原祁的画作特征主要是:书法秀劲,画喜用干笔焦墨,用笔沉着,圆转有力,笔似金刚杵。
王原祁在画上的题跋中,提出了不少自己关于国画的理论。
他的山水画,有意识地表现龙脉。
他的理论主要是“龙脉为体,开合为用”。
他在《论画十则》中也有过关于‘龙脉’的表述。
在王原祁的绘画实践中,有着起伏多变、虚实开合的中和表现。
高低远近,阴阳明暗,主次断续,整体上经营得很讲究。
因此,他的画总能给人古雅又大气磅礴的美感。
“因为王原祁在画坛很高的地位,他的画历来昂贵,价位很高,市场临仿假冒的不少。”
“其实网络上,有不少的文章教人来辨别真假赝品,我也去翻了一下。”
“结果,我发现,那些所谓的对比图画中,所谓的真品也有不少是赝品的假画。”
他指了提被罗程和陈辉拿着的画,说道:
“我现在就说说
,卫少拿来的这副画为何说它是个赝品。”
陈林看了杨老和于馆长一眼,跟他们招招手道:“二位,一起来鉴别一下?”
他的这句话正中了卫之辰的下怀。
于馆长和杨老,也想看看这副被陈林鉴定为赝品的名画,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也是依言走到画作旁细看。
于馆长于书画上眼力一般,杨老却是对书画还是有些辨识能力的。
他凑上前细看那副画的细节,越看眉头就皱得越紧。
陈林唇角一勾,看来,这位杨老前辈也看出了这副画儿不对劲儿的地方。
卫之辰一直在观察着他们,他见杨老的眉头在看到画的几分钟内,慢慢的都快拧成麻花了。
心里就产生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陈林这时就指着画,跟众人讲解道:“这副仿画的问题其实还挺严重的。”
“大家都知道,仿造的赝品也有高下之分。”
“有的赝品是绝对的高仿,仿真度非常的逼真,几乎可以用以假乱真四个字来形容。”
“遇上这种高仿的画作,别说是像诸位这样没有鉴定能力的普通人,就算是有些经验的鉴定师,也容易看走眼。”
“那种画若是碰
上了,只能叹一句运气不太好。”
“要想分辩出来高仿的画作,除了要非常老道的经验之外,有时也要有一点点运气的。”
“另一种,就是仿造的很一般的画作了。”
“那种画作,直白点来说就是照猫画虎,就跟照着临摹出来一般无二,毫无灵气可言。”
说着,陈林的手指在这副赝品的‘山居图’上敲了一敲。
“卫少带来的这副画,粗看起来工谨秀致,实则是僵板无神。”
他指着画上的山峦说道:“这里主山的画法太过单一,小的三角形套大的三角形。”
“手法平铺直叙,没有丝毫的波折变化,缺少动感。”
“远景的山峦起伏,用墨过于硬实,缺少虚灵。”
“这画里的线条较为柔软细长,缺少力道。”
“字迹的模仿,在于落款字迹不对,字体结构显呆肥,真迹的字体瘦劲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