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超市的创办,是让郑乾比较意外的,一顿酒的功夫,就把农产品和海鲜的销路问题解决了。
而且按照黎文的计划书,中旬之后就可以开业了,郑乾现在就可以开始筹备了。
打电话问了一下父亲,现在蔬菜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三十万了,有点供不应求的趋势。
不过,那片改造过的百亩菜地里种植的土豆,萝卜,胡萝卜,芹菜等,都也陆续成熟,大量的蔬菜即将进入市场。
“到11月中旬能产出多少?”郑乾问道。
“上万斤肯定是有的。”
“那就好,我在苏城这边也铺设了销售点,到时候可以往这边分发了。”
“行,儿子,我这边随时准备着的。”
郑国雄还说,村子里现在变化很大,除了本村的人,其他村也有过来的,基本都是亲戚介绍来的,加入了公司。
有他们的加入,原本还有点人手不够的情况,也得到了解决。
“现在村头那边,可热闹了,各种商贩聚集,俨然成了一个小集市。”
郑乾灵光一闪,想到一个点子,说道:“爸,可以让大伯和三叔合伙,在村头找一块地建一个快餐店,以后咱村的人员来往肯定越来越密集,吃饭是头等大事,开快餐店肯定有前途!”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你还别说,村头那里现在就有卖快餐的,不过都是做好了拿过来的,数量有限,听说生意很好呢。”
“嬢嬢的手艺那么好,再加上三叔和大伯他们,生意肯定能做起来。”
挂断电话,郑乾也写了一份计划书,从选址,到规模,到布局,甚至服务标准,郑乾都写的非常详细,然后发给了郑国雄。
相信他们只要按照这份计划书,就可以让餐厅生意迅速爆火。
搞定了这些,郑乾跟负责物流公司的宗永泉交流了一下,了解目前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
“郑总,现在已经陆续交付了50多辆冷藏运输车,制冷机组和冷库与交付了100余组,目前在渔晚村和浪溪村,相继建成了10个站点,剩余制冷机组,目前正在准备寻找项目方。”
所谓的项目方,就是愿意出钱出地供他们去建立冷库站点的公司。
有些公司的材料存储与运输,需要用到冷链物流,宗永泉的目标客户,就是他们。
“10个站点,是两个村每边各5个站点吗?”
“是的。”
“每个站点,大概能容纳多少货物?”
“每个站点配备了5个冷库和5辆运输车,最大的容货量,能达到10万斤。”
郑乾沉吟了一下,渔晚村那边应该是够用了,但是浪溪村的话,那9条大船,每条船的最大载货量都达到50吨,也就是10万斤,9条船,那就是90万斤,基本上就是一条船对应一个站点。
这么算的话,鱼获回来,除去本地收购商和酒店消化掉一部分,至少还要再配置个3个站点,15组指令机组,来存放鱼获。
“老宗,目前的浪溪村的冷库还不够,你按照先前的标准,再建立3个站点。”
“好的,我这就去办。”
“有其他的公司用咱们的物流系统吗?”
“目前就京冬平台一家,还在洽谈中,不过应该十拿九稳了,他们需要20个冷库,并配备20辆运输车。”
“建立冷库倒是简单,运输车咱们还有多的吗?”
“暂时没有,这种车交付比较慢,您当时下订的单量,才交付了十分之一不到。”
郑乾都忘了当时订了多少了,经他提醒,才发现订了500辆之多。
不管怎么说,先满足自己公司的发展需要,有多余的再往外租。
解决物流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供应的问题,因为产量方面,郑乾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郑乾这边没什么重要的事,感觉有点平平无奇。
本来想继续找几家专业对口的公司,把系统的那些譬如生发膏,皮炎膏,牙膏等一些生活类技术卖出去,后来本着低调的态度,还是打算一股脑都给高辛平算了。
一来是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精力,要是再遇到像在芘丽芙的那种吃闭门羹的情况,那就是没苦硬吃了。
二来,是高辛平这人值得信赖,通过了系统的“人脉测试”,属于信得过的合作伙伴。
第三呢,自己在他公司的占比也不低了,达到38%,日后收益也比较可观。
抽空问了钱源,装修公司的事情发展的怎么样,那边就说了一个“起飞,麻袋装钱”就挂了,这让郑乾一顿好奇,到底是有多赚钱。
曾藩那边,倒是不用郑乾去问,因为这小子时不时的就会给郑乾来一条消息。
倒不是汇报公司情况,而是说在哪里淘到了一件什么好货,那得意的嘴脸,都溢出屏幕了。
当然这都是得益于因为郑乾的投资入股而带来的超级好运。
曾劲国也在外面淘了不少好东西,父子俩都是跑到下面的偏远农村去捡漏的,一捡一个不吱声。
曾藩还说,按照这个进度,在下月月底,就可以筹备一次拍卖会了。
郑乾除了说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