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800万美元?《矩阵》首周票房遇冷,几大原因是关键”
“《矩阵》国内火爆,北美遇冷,全因这3个理由”
“《矩阵》纽约上映的两点尴尬,北美票房不佳的原因找到了”
“为何水土不服?北美七天票房不到千万,原因其实大家……”
“《新木乃伊》复仇归来!首日登顶票房冠军,影人狂赞, 《矩阵》恐难有回天之力”
陈景行吧的吧主李唯明一脸吃了屎的表情看着国内这些蹭热度的新闻标题,实在是让他在气愤中又有股荒谬和无奈。
《新木乃伊》影人狂赞?烂番茄27%是鬼魂在狂赞吗?
好歹也是知名的互联网媒体,国外的水文都不加辩驳的翻译过来就当成新闻发出去吗?
虽然早就知道国内媒体做惯了二道贩子的尿性,但当这种事情轮到他喜欢的导演和电影身上,李唯明就没办法保持视而不见的冷静了。
《矩阵》北美遇冷是什么原因?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吗?
说实话李唯明其实也不是什么票房研究专家,在成为陈景行的影迷之前, 他也只是普通的电影爱好者, 只看电影内容, 不怎么关注票房、收视率、播放量之类的东西。
但所谓久病成医,当粉丝也是一样的。
成了陈景行的粉丝后他不仅对国内的票房研究颇深,对国外的日韩各国,甚至大洋彼岸的北美市场也有了很多了解,毕竟陈景行算是目前华国在海外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了。
虽然他不知道环球与梦工厂博弈的弯弯绕绕,但一个在梦工厂的影迷中很流行的观点——环球为了《新木乃伊》才舍弃了《矩阵》,让梦工厂只能独自在北美市场发行,李唯明是很认同这个说法的。
环球可是才跟梦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的,甚至还说两家要合拍电影,不是环球先不厚道的背信弃义, 难道是梦工厂嫌挣的钱太多了?
作为非常喜爱《矩阵》这部电影的影迷, 在李唯明心中,世界上怎么会有体会不到这部电影震撼之感的人呢?他认为如果按照《地心引力》的发行规模,《矩阵》在北美的票房只会高不会低。
而今《矩阵》在国内甚至周边市场都很火, 但在北美却突然哑火, 这种情况那些媒体和营销号们又怎么可能不凑热闹呢?别管对北美市场了不了解,甚至知不知道烂番茄、MTC,也不管北美影评人到底是怎么说的,反正就是抓着耸动的标题就开始编造内容。
李唯明和其他影迷一边在网上驳斥这些毫无根据的胡猜乱想,一边又时时刻刻关注着《矩阵》在北美的票房曲线,甚至对国内的票房都不怎么关注了。
而今天让包括李唯明在内的陈景行的影迷们松了一口气的就是《新木乃伊》的口碑出炉,扑街到底。
如果正面碰撞,《矩阵》不可能怕任何电影,这是《矩阵》的脑残粉李唯明坚信的一点。
但这不是电影只能算小规模上映吗?起点太低,如果《新木乃伊》真的是有统治力的大片,说不定就真把《矩阵》闷死了。
电影好看和能拿到高票房从来不是必然的关系。
《新木乃伊》口碑扑街,也必然会影响其统治力,李唯明不懂北美院线和发行的具体细节,但是他和其他陈景行的影迷们都觉得这会是《矩阵》的好机会。
而《矩阵》的机会也确实来了。
……
“没想到早场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啊,即使是最早的一场,上座率都在40%以上……”全美最大的在线票房数据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的编辑保罗看着电脑上的数据,有些惊讶的出声说道。
办公室有人用幸灾乐祸的语气接道:“哈,《新木乃伊》完了!”
一个好莱坞大厂的重量级项目,甚至在上映前号称是开启黑暗宇宙的钥匙,还请到了超A-list明星参演,毫无疑问,这样的特效大片是被以票房炸弹来看待的。
而眼看着这样一部票房炸弹竟然要戏剧性的走向死亡,很多人都是抱持着看热闹的心态, 谁不想看好莱坞巨头的笑话呢?
尤其是一个巨头被本应该由自家发行的电影反杀了自家视若珍宝的大片,这可太有戏剧性了。
众人陡然一怔,但却发现谁都无法反驳这个判断。
“《矩阵》这一次扩馆了1500家影院了吧?上座率竟然还有这么高?”不知是谁出声感叹了一句。
“主要是之前的饥饿感吧,之前小规模上映了一周,好多人的观影需求都没法释放,这次算是集中释放了吧。”
“咱们部门有谁看过啊?要不下班后看一下?你看外联发回来的稿子,连卢卡斯都服了,这部电影真有这么牛吗……”
保罗摇头叹息了一声,开始继续赶稿,他是草拟票房新闻与评论的专门编辑,要对票房成绩、趋势进行总结和点评。
《新木乃伊》开画成绩确实很好,4165家影院周五开画,首日票房3500万,不过次日直接跳水,滑到了不到2600万,要知道次日可是周六。
自媒体时代口碑传播实在是太快了,到了周日更是只剩下了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