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面直到2015年的华国电影市场,票房榜前五的都是好莱坞大片。
排名第一的就是还未下映的《少年复仇者》,即便《源代码》能将其彻底挤压至角落,拿到19亿的票房也是板上钉钉,第一代复仇者在华国电影市场还未崛起的时候种下了太多情怀,《少年复仇者》相当于是给了第一代复仇者的情怀一个“还电影票”的机会,这是其票房爆发的很大一个原因。
排名第二的是2014年称霸暑期档的《吞星使者:新星》,票房14.9亿。
排名第三的是2012年上映的《美国队长4》(猎鹰美队),票房达到了14.6亿。
排名第四的是2013年上映的《蜘蛛侠:红骷髅的挑战》,票房13.4亿。
排名第五的则是上世纪末的大片《泰坦尼克号》,97年加12年的3D重制版合计票房13.1亿。
漫改大片基本从12年开始就每年一个年冠,即便把榜单拉长到前10名,国产电影也只占了三位,而梦工厂的上一部电影《信号》正好排名第十。
已经过去的2014年,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票房表现亮眼的一年,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各诞生了一部10亿加级别的国产电影。
而2015年7部电影云集的春节档却是菜鸡互啄,再没有诞生出一个10亿级别的国产电影。
眼看着好莱坞大片节节升高,几乎已经把记录拉高到20亿了,很多媒体都在忧虑,国产电影能不能在票房上继续保持紧追不舍的势头。
所以不少人都期待着《源代码》能再创造出《信号》那样的票房奇迹,甚至连电影局领导和秦中和都给陈景行打来电话问他对电影票房的看法。
像秦中和更是处于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少年复仇者》创造了票房记录,国影自然是跟着赚钱,但他心里也不禁为今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而忧心。
2013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占比是59%,到了2014年就降到54%了,对于管理部门来说电影市场快速膨胀这个白可遮不了国产电影票房占比持续下降的丑。
因为《少年复仇者》的记录太过亮眼,而且还是在4月份这么个市场淡季,在这种莫名的情绪影响下,《源代码》仿佛就成了保住国产电影份额,抵御好莱坞大片进攻的某种希望和象征。
就这样,很多媒体在为《少年复仇者》的票房纪录不断惊呼赞叹之余,掀起了一轮对华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的科普和关注,也同时将这种对票房的关注热潮投入到了马上要首映的《源代码》身上。
不过大部分媒体都对此谨慎看衰,首先是档期的问题,国内取得高票房的电影大都是在热门档期中,很显然,哪怕是马上要到来的五一档期跟国庆档——即便是去年的国庆档也完全没办法相比。
仅仅是从常理来判断,在非热门档期下取得10亿级别的票房对于国产电影来讲似乎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
与之相对应的是猫眼电影对《源代码》的票房预测就在6亿到8.5亿之间,这是已经考虑到了电影口碑的强弱会对票房走势造成的影响。
主要的依据便是预售,少年复仇者在上映前一天的预售总票房就超过了2.4亿,而源代码则只有7000万,按照这种差距来考虑,猫眼电影的预测还算手下留情了呢。
不过陈景行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少年复仇者明显具有很强的粉丝电影性质,事实上这是很多大IP电影的共同点,粉丝首日观影的兴趣是非常高的,《源代码》作为原创电影在预售上肯定是没办法比的。
不过让陈景行觉得奇怪的是哪怕在首映礼上,也不断有记者追问他对《少年复仇者》票房将超过19亿的感想,和对《源代码》的票房预期。
主要是他对此时很多人隐隐的焦虑不太能感同身受,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刻,彼时华国电影票房榜上好莱坞大片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
好莱坞电影在票房前十中只有一部,前20名中只有4部。
再加上天价票房看的多了,对于“区区”19亿这个数字真的没有太多感觉,虽然他也不能保证《源代码》的票房就能超过这个数字,但也只是觉得just so so而已,并没觉得这是什么不可攀登的高峰。
“19亿?不错啊。”
“影史票房记录?那没突破20亿还是有点可惜。”
“能保持多久?嗯,这个还不太好预计欸,保守一点估计的话……一年吧。”
“国产电影什么时候能打破?嗯……一年吧。”
或许是记者们透过陈景行的表情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不以为然,又或许是陈景行的回答有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本来其乐融融的画面被陈景行的回答整的有些冷场。
不仅是媒体记者们一副哑然的欲语还休的表情,就连站在陈景行身边的胡戈、万倩、吴越等主创演员表情也有些不自然,显然陈景行对19亿票房纪录的“轻浮”态度连几位演员都觉得有些离谱。
跟陈景行穿越前的那个时刻不同,本位面直到2015年,从电影产业市场化改革以来,国产电影就从来没有登上过影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