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茹和朗天的木耳生意日益红火,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现有的种植规模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和消费者的认可,他们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扩大木耳种植规模。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艳茹和朗天将家里的亲戚朋友们都召集了过来,一起商量扩大规模的事宜。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木耳品牌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市场需求很大。所以,我和朗天商量着要扩大种植规模。”艳茹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支持,朗天接着说道:“这次扩大规模,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更多的土地、更多的木耳菌袋,还要招聘工人来帮忙。”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那资金方面怎么办?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位亲戚提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艳茹笑了笑说:“这些天我和朗天也核算过了,咱们先拿出这几年赚的钱,再去银行贷一部分款,应该是够的。”
朗天补充道:“而且,政府现在对农业产业有扶持政策,我们也可以去申请一下,争取一些资金支持。”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全力支持艳茹和朗天扩大规模。
接下来的日子里,艳茹和朗天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土地。他们跑遍了周边的村庄,与村民们协商土地租赁的事宜。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租到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朗天,这片地不错,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很适合种木耳。”艳茹站在新租的土地上,脸上洋溢着喜悦。
朗天点了点头:“是啊,有了这片地,咱们的规模就能扩大不少。”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采购木耳菌袋和设备。艳茹和朗天亲自去市场上挑选,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确保能买到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菌袋和设备。
“老板,您看我们要的量大,能不能再给便宜点?”艳茹诚恳地与供应商商量着价格。
供应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随着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招聘工人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艳茹和朗天在村子里张贴了招聘启事,很快就有不少人前来应聘。
“大家别着急,一个一个来。”朗天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认真地查看应聘者的资料。
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面试,他们招聘了一批有经验、勤劳肯干的工人。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艳茹和朗天决定成立合作社。他们邀请了村里的一些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木耳产业。
在成立合作社的大会上,艳茹说道:“咱们成立合作社,就是要团结起来,共同把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致富!”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扩大规模的工程正式启动。工人们在土地上忙碌着,搭建木耳种植棚,摆放木耳菌袋。艳茹和朗天则在一旁指挥和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大家注意,菌袋摆放要整齐,间距要合适。”朗天大声地提醒着工人们。
艳茹也没闲着,她为工人们准备了茶水和点心,让大家能在辛苦工作的同时感受到关怀。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新的木耳种植基地终于建成了。望着那一片整齐排列的种植棚和满满的木耳菌袋,艳茹和朗天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朗天,这是咱们新的,相信未来会更好。”艳茹感慨地说道。
朗天握住艳茹的手:“没错,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随着新基地的投入使用,艳茹和朗天的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期待着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随着木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艳茹和朗天面临着新的挑战——人员管理。工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性格各异,工作态度和效率也参差不齐,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一天,艳茹在种植基地巡视时,发现有几个工人在偷懒聊天,而旁边的木耳菌袋还没有及时摆放到位。
“你们几个,别聊天了,赶紧干活!”艳茹忍不住说道。
那几个工人听到艳茹的话,虽然停止了聊天,但脸上却露出了不满的神情。
朗天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意识到不能简单地用强硬的方式来管理工人。
“艳茹,我觉得咱们得想想办法,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朗天忧心忡忡地说。
艳茹点了点头:“是啊,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咱们又没有什么管理经验。”
为了解决人员管理的问题,艳茹和朗天决定去学习管理知识。他们购买了相关的书籍,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研读。
“朗天,你看这里说要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这样才能让工人们知道该怎么做。”艳茹指着书中的内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