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望山跑死马”,山间的行军永远不能看直线距离那么简单。
这个道理高彦俦自然懂,他带着王峦等人,爬上一处草木空旷的小山包。
这时日头已经到众人头顶,光线正是最好的时候,从这里往东面望去,那边山口的形势都看得清清楚楚。
黄花谷西面是大道两侧是坡度比较平缓的谷底,山坡上草木繁盛,依旧一片深绿。
过了秦岭南北最大的区别就在冬季,南方山川是常青的,即便冬季也是绿色,变化没那么大,北方的山就不样,换季等于换色。
高彦俦看了许久,黄花谷像一个漏斗,不过两侧坡度没那么陡峭,山坡上还有稀稀落落的村寨人家,周围点缀着不少零散而细碎的田地,有零星百姓正忙着秋收。
“节帅,咱们直接杀出去吧。”王峦遥望东面建议道。
高彦俦却摇摇头,指着远处还在田间地头做活的百姓道:“你看那些百姓。”
众将士往远处眺望,看来看去只是普通百姓。
随后有人不解:“是周军细作?”
没人会觉得几个百姓有什么了不起的。
高彦俦却面色凝重:“如今秋收,这些百姓却在这安然收粮,若是别的军队他们会是什么下场?”
王峦等人想了一下,开口道:“只怕被借了......”
所谓借就是抢,大军打仗最喜欢秋天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沿途抢百姓粮食,特别是唐末天下大乱以来,不抢都不符合军队作风,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黄花谷早被周军占据,百姓却能安然秋收,至少说明黄花谷附近的周军纪律严明,很得民心,咱们一旦暴露,很有可能被当地百姓告诉周军......”高彦俦面色凝重的说。
“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他们也是我蜀国子民,安敢如此!某带人去杀光他们!”旁边王峦大怒。
“镇定!”高彦俦呵斥,“那样更不是暴露了。”
“那.....那要如何?”
“等,等再靠近些,全军走南侧山林,不要走大道,尽量靠近谷口,派几个精明的斥候出去,搞明白周军军营到底在哪。
咱们打奇袭,不能一早就被人发现。”高彦俦严肃的说。
他不是沙场庸手,知道他们这样长途奔袭,绕到敌人侧后,处于孤立无援之地,速战速决是最重要的,如果陷在这,全军都会很危险。
“全凭节帅吩咐!”众人得令,开始下去执行了。
......
高彦俦是个很自信的人,他早年就打过漂亮的战,当年后汉兵入大散关就是被他击退的。
他对李延圭的部署很信任,也相信自己能力。
所以他宁愿把上百士兵丢在山里等死,不理会将士们的抱怨和不满,要走艰难的北路,去寻求一个更好的机会。
他相信自己能一击既中,既然如此,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将是值得的。
.......
九月初九,重阳日,高彦俦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斥候探查清楚周军周转粮食的营地就在黄花谷出去二里地的一处小山坡上,在嘉陵江东岸,有上百帐篷,三十多匹马,他们要想快速杀入军营,还需要渡过嘉陵江。
好在此段江面不宽,且中间有个不大不小的弯,水流平缓,有不少冲积出来的沙丘,可以供大军渡江。
高彦俦便下令士兵在山林中伐木,同藤条扎紧直木,制作了不少木筏,。
而大军已从山谷两侧的树林中移动到距离黄花谷南面五里左右的地方,只要发起攻击,半个时辰就可以直取周军周转粮草的营地。
不过他们也不敢再靠近了,往前说不定会让周军发现行踪了。
.......
九月初九早上,黄花谷晨雾还未散尽,林间白霜铺地,秋寒正在弥漫。
高彦俦早早的让士兵们就着林间溪水吃饱喝足,他们携带的粮饼有些表面已经发霉,但总胜过没吃的。
腌肉干保存更好些,不过完全吃不出肉的味道了,跟蘸了盐的干柴差不多,往肚子里多塞些东西总好过空着,至少待会拼命才有力气。
高彦俦召集诸指挥使临时议事,众人跪坐在厚厚的腐叶堆上,在林间进行最后一次战前动员。
“诸位,此战成败系于今日!
成了,咱们能把周军赶出大散关,不成......汉中危矣,成都危矣!蜀国社稷,各位的妻儿老小都将不保。”高彦俦面色凝重。
众指挥和将领也严肃起来。
“节帅放心吧,我等知道事情轻重。”王峦答应,众人纷纷跟着点头。
高彦俦见此,也不再多说,亲自披挂上马带队,诸军趁迷雾走谷底进军,不再掩瞒行踪。
山谷底部有不少湿滑苔藓,踩在上面容易滑倒,不过这么多人走路,很快就被磨成一层薄薄的黑泥。
高彦俦与王峦带五百骑兵走在阵前引路,亲自为前锋。
后方大军如潮水般跟进,顺着大路和两边的田地往前走。
路边一些还来不及收割的小麦被踩进土里,路边田地都被踩踏得板实。
远处山腰上,还有几个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