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向北的婚事过后,唐家愈发的忙碌起来,唐建安又雇了四个人,加上前头雇的一起出去收糖萝卜,争取在冬天来临之前把山阴县的大半糖萝卜都收上来。
唐向南越来越能干了,以前唐多多想锻炼他,他出去和其他店铺掌柜说话磕磕绊绊的,现在,跟在唐建安身边,自己就可以跟店铺掌柜推销自家的产品。
熬的糖越来越多,除了高记糕点铺子,杂货铺,唐建安带着唐向南又谈了好几家铺子,做什么的都有,甚至有酿酒的,做果酒要用到糖,唐向南和人家酒家的儿子处的好,还送了他几坛酒呢。
唐家村的人因为唐建安家,也都富裕可不少,雇佣八个男人六个女人,几乎让每家每户都有了进项,唐家村的人这段时间过的特别充实。
家里因为有了刘小红的加入,也分担了不少的工作,眼看着天气稍微凉爽了一些,沈氏空下来手准备给大家做棉衣和棉被。
这还是唐多多要求的呢,她摇着沈氏的胳膊,“娘,咱们家里的被子棉衣里面的棉花都硬了,到了冬天穿在身上铁定不会暖和,娘,如今咱们日子过的还不错,怎么也不能在自家人身上节省吧,趁着还早,咱们就把棉衣服和棉被子做起来吧,也能过一个舒坦的冬天。”
沈氏打开箱子翻了一下家里为数不多的棉衣,确实是,里面的棉花已经很多年了,当初在四方镇买的棉花还没做好衣服,这会儿应该去县里再添置一些棉花,顺便把一家人的棉被做了。
等唐建安再去县里的时候,沈氏就跟着去了,在布庄买了布匹做背面,又买了棉花。
因为要做的人多,沈氏还请了村子里相熟的妇人过来帮忙,一个人一天两个铜板,就做两个时辰,白芷也过来帮忙了,因为唐家中午总留她吃饭,她本来是不要钱的,但是沈氏不肯,一定要给她铜板,白芷的月份大了,她的肚子现在已经显怀了,人却还是瘦瘦的,唐家村的人每次看到她,总是担心她的瘦胳膊瘦腿,能不能禁住了她的肚子。
唐多多问过沈氏,白芷一定要这个孩子吗,这个时代有了子嗣,那是没有打胎的说法的,要不然当初短粗胖的男人也不能把白芷退回来,何况,白芷的身体,打胎和生产都很凶险,对比来说,打胎也许不是明智的选择。
唐多多每次中午都多做一些好吃的,有时候焖一锅鸡汤,有时候多放一些肉,就是为了给白芷好好补一补。
唐家村的日子就这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村子里的人都喜气洋洋的,最近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却觉得天气古怪的很。
这会儿已经是入秋的季节了,按说在山阴县这样的地方,这会儿还有秋老虎的存在,冷肯定不能太冷,只能说昼夜温差还是拉大。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明显感觉白天的气温也不高了,夜里更是凉飕飕的,有的人家,有耐不住的已经把火炕烧上了。
这天山阴县下起了秋雨,沈氏把窗户关上,坐在炕上和大家抓紧把最后这几件衣服做好,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还有人感慨:“哎,一场秋雨一场凉啊,这雨下过去,估计就要降温了。”
未曾想,还不到晚上,淅沥沥的雨水掺杂了雪花,雨夹雪混杂着从天上掉下来,这可惊呆了一众人,大家都觉得这天气古怪的很,这个时节,居然就开始下雪了吗?
桃源村的村长刘源第二天还过来了一趟,他找到三叔公,“咱们村子正常往年这个时候是不会下雪的,今年感觉冷的特别早,几个老人都觉得天气有异,地里面你们也得多注意点,勤去看看,别冻坏了庄家,再一个,能多存点粮食,就多存点吧。”
刘源走了之后,三叔公就召集大家开了会,三叔公的意思是先让唐建安去县里打探一下情况,唐建安几乎每天都要去送卤肉,他一口答应了下来,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
唐建安回来的特别晚,他回来就去了三叔公家,三叔公家的人还在等着他回话呢。
“三叔公,县里的雪比咱们这大,咱们这儿是雨夹雪,县里那边听说那天是大片大片的雪花,现在县里的粮食已经开始涨价了,我问了,正常几百文的粮食,这会儿有的铺子能卖到一两的价格。”唐建安抹了一把脸,他脸上一片冰凉,回想这一天打听的事儿。
唐建安这趟出去,沈氏就给拿了银子,让他看着买,唐多多告诉唐建安,多买点回来,存着粮食心里不慌,唐建安一看势头不好,这趟把带去的银子都买了粮食,跑了好几家铺子,挑的价格不算涨的特别狠的买的。
三叔公家等着的男人们听了唐建安的话都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县里的粮食已经开始涨价了。
二愣子紧张极了,这会儿看着沉默不语的三叔公,他忍不住说道:“叔,咱们明天去买粮吧,这没有粮食咱们冬天可怎么过去啊。”
唐家村的人大多都支持去买粮食的,虽然大家也犹豫,怕过两天粮食价格就掉下来,但是经历过逃荒的人心里都不敢心存侥幸,万一要是事态严重,他们还没有存粮,那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