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二年的二月,开封城内一片喜气洋洋,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魏王要于今日登基称帝了。
这件事情最初还是张士诚提出来的,毛贵的大军刚到濠州的时候,张士诚就识时务的递过了降表,而且听说自己的弟弟还过的不错。
唐一舟也没有委屈张士诚,由于他是第一个主动向自己的投降的势力,必须得做出一个榜样,所以大汉上下的朝臣们也是非常重视,最后确定按照一个诸侯的规格接待了张士诚,并封张士诚为归义侯以向天下作出表率。
毛贵也马不停蹄继续南下,一路攻占了徽州、杭州一线,和方国珍的势力接上了,对处于长江中游的天完政权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高邮城的元军见大势已去也向毛贵投降,到了龙凤元年年底时,毛贵和关铎也成功地在淮安完成了会师。
眼见天下大半已经已归为大汉领土,开封的群臣们也在商量着让魏王更进一步,毕竟领导进步了,自己才能跟着沾光。
可这种事上一次提过,这一次找谁提呢?众位老狐狸正在商量的时候,没想到让那张士诚钻了空子抢了先。
当然张士诚也不是个傻子,如果自己单独去的话,到时候肯定会成了众矢之的的。最后想了半天,自己是个外人,如果和百官太近的话,估计魏王也不会高兴的,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郭子兴这个外戚。
郭子兴到了濠州将自己的部队交给毛贵之后,就向魏王上书,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回到了开封。自己已经年纪大了,那些建功立业的事情还是交给自己的儿子吧。
所以当张士诚那天来见自己的时候,郭子兴也是乐得做这个好人的。张士诚见郭子兴答应之后,也怕夜长梦多,当场就拉着郭子兴去了福宁宫。
唐一舟当时正陪着朱三娘在殿内散步,腊月的天,他可不敢让朱三娘出去。
对于第一次当爹妈的二人,也是非常小心的,甚至整个屋子都被铺了一层厚厚的羊毛毯,那是在西北打仗的李思平让人送回来的。
北平的薛荣甚至还让人把大元皇帝专门用来烤手的火炉,也送到了开封。
关铎在拿下整个山东之后,就亲自回了开封,带回了一大袋的珍珠,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的,当然唐一舟对这种事也不会深究的。
后知后觉的毛贵也在苏州搞到一千匹的丝绸,派人运到开封献给了魏王妃。
至于王启年,他在十月份就因为得了伤寒,被唐一舟下令回到了开封养病,快过年的时候才好。
当时张士诚和郭子兴一进门就感到一阵暖风袭来,可是照顾朱三娘的宫女们还是白了两人一眼。
二人一进门,就向唐一舟跪了下去,“拜见魏王,魏王妃。”
“平身吧。”
唐一舟现在越来越有上位者的气度了,以前他还会伸手虚扶一下,现在甚至连正脸都不会看一下。而手下的大臣们却是怡然自得,反而要是唐一舟真的低身去扶他们,他们反而会浑身不自在,久而久之,唐一舟也就不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
张士诚和郭子兴起身,恭敬地站在一边。
“快过年了,你们来宫里干什么?”
朱三娘看到有外人来,自己也挺着大肚子回到后屋。
郭子兴看着走路蹒跚的朱三娘,也想到自己的义女马秀英。现在魏王有一个正妃,两位夫人,除了朱三娘外,马秀英和柳月娥如今都有了身孕。看来当初不行的确实是刘福通,就连外嫁给王成、李思远和张士德的夫人听说也都怀上了。
郭子兴开口说道:“魏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是本王的岳丈,有什么不能说的?”
“昨日臣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动,预示新主将出,以安天下。”
“郭公是想让本王称帝?”
张士诚拱手道:“这不是郭公的意思,实乃天意,如今魏王忝有中国,天下十居其八,魏王称帝,正可上顺天意,下安民心!”
唐一舟端起一茶杯喝了一口,“过年之后再说吧,正月十五把这件事在朝堂上说出来,让大臣们议一议。”
张士诚与郭子兴相视一笑,齐声道:“臣等谨遵王命。”
这件事第二天就在开封城内传开了,根本不可能保密,天下之中只有政府这艘船是从头顶开始漏水的。
可是开封的官场内反应就各不一样了,像杜遵道他们,功劳已经够大了,根本不需要劝进这种功劳。还有就是像赵正毅这种的躺平党,因为不在乎,谁当皇帝他们都照样过活。还有一种是低层的官员,劝进也轮不到他们,他们就算想进步也找不到门路。最纠结的其实是处于中间的这部分官员,现在好了,不用纠结了,有人已经提前入宫劝进了。
所以,虽然登基开始准备只有半个多月,但因为魏王称帝这件事而开始的暗自行动,其实从腊月下旬就开始了。
正月十六,新年过后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