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有奏,蕲州之地,刺史裴渥呈上表章,恳请为叛贼头目王献直谋求官职,其以三寸不烂之舌,竟使烽火连天之地归于平静,双方干戈已息,静待圣裁,以安民心。”徐嘉语毕,躬身而退,其声沉稳,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庄重。
安嘉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眸中闪过一抹深思。“世事如棋,未曾料想,那素来被世人轻视为惜命之徒者,竟能以言辞之锋,化干戈为玉帛,真乃奇事一桩。也罢,既然成效显着,便不可吝啬于赏。诸位爱卿,且议一议,对于王献直,当以何职相授?”
李步保闻言,跨前一步,拱手而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此番叛乱,虽王献直为匪首,然叛匪之中,亦不乏心怀归顺之意者,若欲彻底平息风波,彰显陛下仁德广被,除却王献直之外,其余有识之士,亦应论功行赏,如此则叛众心服,天下归心,和平之局可期。”
“陛下圣鉴,微臣斗胆进言,关于李大人所提之议,实有诸多不妥之处,亟待陛下明察。试想那草莽之中,贼影幢幢,人数之众,犹如蝗虫过境,难以尽数。若我朝贸然施以重赏,以安抚此等乱民,恐非治本之策,反有遗患无穷。
试想之,天下苍生,若见贼影因一时之降而获厚利,难免心生妄念,以为揭竿而起,待时而动,便可换得一世荣华。如此风气一开,四海之内,谁人不蠢蠢欲动?届时,忠良与奸佞难辨,朝堂之上,或将充斥昔日之贼影,国家根基,岂不动摇?
再者,官匪不分,法纪何在?我朝历代先贤,皆以明刑弼教、赏罚严明为治世之要。今若以金帛之赐,混淆是非,不惟损及陛下圣德,更将使天下百姓无所适从,视律法为儿戏。
因此,微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勿使一时之仁,酿成长久之祸。对于草贼之乱,当以雷霆手段,迅速剿灭,以儆效尤;同时,广开才路,招贤纳士,以安民心,固国本。如此,方为上策,望陛下圣裁。”刘子昆的话让朝堂之上的众人唏嘘不已。
这明显是在添乱,不知道陛下早就想结束内乱吗!别忘了还有两个外患和一个藩王未平呢!
安嘉杰想骂刘子昆愚昧,但还是忍住了,“传朕旨意,封王献直为左神策军押牙。”
......
“还行,一出手就是五品官,这回王献直定要好好考量了吧?”乐乐感慨道。
于乐摇头道:“你没发现问题吗?”
“什么问题?哥哥。”乐乐问道。
于乐笑道:“好戏在后头!”
......
“爹,为什么朝廷只封王献直的官,那咱们呢?咱们回家务农吗?我不服,我不干!”黄存大嚷道。
黄焯其实心里也不痛快,同样是贼头,差距也太大了吧!要是自己这样的人帮助王献直东争西讨的,他王献直能有今日的被招安。不行,我一定要问问他。
怒气冲冲的黄焯来到王献直的大帐之中,此时的王献直因为获封五品官正在沾沾自喜之中。见黄焯怒火中烧的来找自己,脸上的笑意全无。
“大将军,当初我等曾共同立下誓言,要横扫天下,均分这世间的一切。可是现在只有你被封为左神策军押牙,让我等追随你的这些人去哪里呢!你,你怎么能这么自私呢!你,你他妈的是人吗?”怒不可遏的黄焯出拳暴打王献直。
而旁边众人也皆有怨气,于是群情激愤,责骂不已。王献直自知理亏,挨打又挨骂,不敢言语,最后只能当面拒绝朝廷招安。
......
安嘉杰得知王献直不但拒绝招安,还劫掠蕲州,暴怒!大骂王献直毫无信义二字,实属狡诈小人。
虽然王献直拒绝了招安,但叛军内部已经很难团结一气了,于是王献直、黄焯、尚让兵分三路。
......
“哥哥,这就是安嘉杰想出来的招安离间之计吗,哈哈,太有意思了,一股变三股,不但没成功,反倒事成其反。这就是你之前所说的好戏吗,还真是好戏!唉,这回安嘉杰更睡不着了。”乐乐幸灾乐祸地笑言道。
“那个黄焯是个狠人,我很看好他。”于乐言道。
“嗯,他竟然敢在大帐中暴打王献直,确实勇猛。”乐乐很是佩服。
“错,他不是勇猛,他是聪明。你想想,当时是王献直一人获封,那么多的头目能心服吗,当时暴打王献直,谁会出手相救啊!”
乐乐的美丽大眼转了几转后,笑道:“还真是,这个黄焯确实是聪明,知道审时度势。可是叛军分裂成三股,不也是削弱了吗?”
“是啊!但总比在王献直手下要强,跟着王献直,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王献直给卖了呢,自己单干是对的,反正贱民一条,打到哪算哪呗。反正是我的话,我也选择单干。”
“嗯,哥哥说得对,毕竟反目了,离心离德的,聚在一起都不舒服,早分早好。”乐乐盯着舆图问道:“哥哥,你说这三股当中,哪股最先被灭?”
“我认为是王献直,他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很容易贻误战机。最重要的是他的自私被下属看清,所以其心不合,失败不远了。”于乐分析道。
乐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