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二楼,这时候也是一天中图书馆游客最多的时候,水泄不通完完全全就是图书馆二楼的真实写照。游客中有男有女,欧洲的亚洲的非洲的,各色人种如今不分贵贱的都挤在了一起。
虽然不至于像公交车那么挤,但看着也够难受的了。
个子稍微矮一点都看不到什么东西,只能看到一些人。
就连导游妹子都惊讶了,她在这个学校学习了三年,从来没有见到过今天这么多参观者。自己的运气可真好啊……不,应该是这两个游客的运气吧,换一个时间绝对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过她还是按照记忆中雕像和书籍的方向来给韩琦两人做介绍。
像韩琦这种游客还好,只能说人多参观起来不太方便,但这个走廊的一边有五六个摄影师,架着单反准备等待人少的时候拍几张照片。
以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估计得等到晚上图书馆关门后才能如愿以偿。
一楼为了保护《凯尔经》所以不能拍照,人全上来了。
而且光论好看,二楼的长厅绝对要比一楼更适合参观。人要是一少起来,这个地方绝对会显得很魔幻,很肃穆,有种带人前往中世纪的感觉。
左右的每一个书柜都是面对面摆放,面前放梯子,书柜相连的位置都放着有半身雕像,看起来有点蜡像那种感觉。
导游也很专业的介绍。
虽然她这导游词没有了之前介绍学院中建筑时候的灵性,不过能看得出她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里几十个雕像,别说事迹了,光记名字就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
韩琦也拍了照,但不是为了表示自己来过,而是真正喜欢这样的建筑。
老式建筑,不管是欧式的,还是中式的,都挺好。
只不过确实这种建筑在西方更有发挥空间,会有很多人专门研究这样类型的建筑。而在华夏古建筑师是有断代的,往前二三十年,只有用手掌都能数得清的人在研究古代建筑。
也没什么发挥能力的机会。
走出这个图书馆的时候,导游妹子还在滔滔不绝……“再过一年,就是老图书馆310岁的生日,到时候学院肯定会举办盛大活动的,如果你们有时间,我觉得真的需要来感受一下。”
英国阿姨摇头:“我空闲的时间比较少,不一定会在那时候有空。”
等她说完,韩琦到是爽利的说:“如果有时间,我会来的。”
他对这个学校所谓的‘盛大活动’有点兴趣,但也得看那时候的自己在没在另外一个地方玩,要是离得远韩琦也没有办法。
但如果正巧在家里,他应该会过来。
导游吐槽道:“你们两说的有什么差别吗?”
她自己对明年的活动也很期待,实际上圣三一学院经常都有各种活动举办,但大型的活动还是可遇不可求的,再者说,明年她就大四了,也没有多少在校的时间了。
一行人继续朝着里面走,导游偶尔说说学校里面的事情。
圣三一学院最先是仿照牛津剑桥的,伊丽莎白一世希望在爱尔兰这边也创建一个剑桥这样的大型综合学院。但因为有各方面的原因,这个学校只建立了这么一个校区就没了下文。
但圣三一学院很争气的用这么一个小小的校区成为了欧洲的著名院校。
小到很多专业都无法开展,小到一些专业需要在学校之外的地方开展授课。
这一点韩琦还不信呢,毕竟是一个知名大学啊,放在国内怎么说也是一个211,985的水平,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和老师在校外讲课和学习呢?
但导游信誓旦旦。
“相信我,韩,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学计算机的,如果学校里面没有事情他几乎半个月才过来一次。住在外面自己租的房子,然后去外面他们的教室上课。”
“还有这样的学校啊。”
“恩,毕竟我们学校在市中心,周围建筑都很密集,没有地方扩建了。”
“可以建立分校啊。”英国阿姨提议道。
建立分校这个操作还是从华夏传来的,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很多欧洲的学校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分校,甚至分校都开到别的国家去了。
导游摇头说:“没有,我也不知道学校的领导是怎么考虑的,但我们学校那些在校外上学的人都很满意如今的生活,没有刻意要求学校建立分校区。”
一个半小时,韩琦参观了整个学校所有允许参观的地方,
很多建筑内部都是不能进去的,比如男女寝室,教学楼,研究生楼,生物楼……但是一个学校除了这些建筑剩下的还多吗?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在了图书馆。
依旧是从西门离开学校,刚认识的导游妹子很开心的挥手说道:“再见,按照你们华夏人的说法,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这样用的吗?哈哈,也行,有缘再见。”
离开学校,韩琦笑着摇头。
和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互道有缘再见,挺好玩的。
回头再看这所大学。
古老的城墙围绕着石砖建造的大楼,铺满碎石的小径、绿油油的草坪和高高的钟楼让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