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
“曾经的你?”
那日松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自己最近特别喜欢的一首歌吗?
听得多,估计加起来能有三十次,但确实没太注意是谁唱的。
“原来你是明星。韩琦,韩琦……,我就说刚才听到空姐说你名字的时候咋这么熟悉,我听了几十次你的歌啊。我的运气真好,你得给我签个名啊,等下次回蓉城的时候我给朋友们炫耀炫耀,你的歌他们也听。”
商务舱面积不大,那日松的声音又很洪亮,其他人也听到了。
不过也就多签了几个名字而已。
空姐们的反应还好,他们有名单,在韩琦登机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谁了,一路上对韩琦的表现和对其他客人没太大的差别,不过也在韩琦下飞机之前要了两张签名。
那日松谈兴很浓,韩琦正反也睡不着,就和他交流起歌曲来。
他是14年的时候从科尔沁来到蓉城的,在科尔沁奶业上班,这次回蒙古要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给了两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几天就能做完,剩下的时间算是给那日松放的假。
这种民族性企业对自己人的好可以说和家族性企业差不多,但人才多,流动性强,企业的步子远比家族性企业走得远。所以如果是个蒙古高学历人才的话,进这样的企业要比大公司舒服很多。
这就和韩琦家那边的钢厂一样,当地人进去不说提拔速度,但绝对比校招来的大学生过得舒服。
然后那日松还唱了一些科尔沁民歌,虽然唱得一般,可韩琦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他的歌曲天赋是集齐了(天赋+职业)组合的,有了这种爱好,韩琦肯定也对其他民族的歌曲很感兴趣,之前还创作了一首很有滇南风格的小众歌曲。
不过他的个人创作也仅止步在这首歌了。
在创作水平没有超过系统宝箱里开出的歌之前,韩琦不会继续自己写歌。
飞了一半航程,韩琦忽然问道:“你会唱鸿雁吗?用蒙语。”
“鸿雁?会啊。”
“能不能教我?”
韩琦对这首歌印象很深刻,算是韩琦对音乐的启蒙了,是小学的时候音乐老师教的,一直都很喜欢。
在听流行歌曲之前,韩琦就学会了唱鸿雁,嘎达梅林,茉莉花。
仅仅只有这三首,从那之后韩琦再也没上过音乐课。
所以他才很怀念,算是对童年的印象吧。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有时候会忘记歌词,但只要心里想起音乐,他就能一句一句的衔接上,然后唱完整首歌。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韩琦强行把那日松教的蒙语版《鸿雁》记了下来。
他有语言天赋,对各种语言都很敏感,再加上用歌曲来记住东西本来就容易,这才能流利的唱出来。
听到韩琦用蒙语唱自己家乡的民歌,虽然有点不对味,但那日松依旧听得很感动。
他心里想,要是韩琦能真正学会蒙语,然后把所有的科尔沁民歌都唱一遍就好了。但他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异想天开,人家大明星赚钱多容易啊,干嘛要这么累学一个不常用的语言呢?
而且还是学来唱歌。
科尔沁民歌早就没落了。
唉,那日松在心里叹气,有点为自己的同胞们感到可惜。
为他们不能听到韩琦的歌声而叹息。
飞机开始降低高度,眯着眼睛在心里背诵歌词的韩琦感觉到了,张开眼睛打开旁边的窗户挡板,看着外面的景色。
云好低啊。
现在飞机就在云中穿行,破空而出,下方是城市,远方是草原,远远可见一条反光的绸带,那是一条河流。虽然韩琦不知道这条河的名字,但肯定也很出名。
韩琦关注的是草原。
出了城市,草原就一直延绵到自己看不到的远方,直至地平线。
地平线那边,他看到有个人骑着棕黄色的马儿,手里拿着一根旗帜,帆是黄颜色的,挥舞着驱赶着马群。韩琦估摸着有三十几匹马,跑得很快,鬃毛飞舞。
那日松不知道韩琦在看什么,他也看不到那么远,只是指着草原说道。
“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草原都没有十多年前好看了,有些地方甚至都不能住人。不过也不能说是坏处,至少我们的生活过得比以前好,也没再饿死过人。”
“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韩琦说道,“无论做什么选择,总会有新的遗憾。”
“说的也是。”那日松点点头。
蒙古是游牧民族,如果按照他们以前的生活习性,草原肯定能被保护得很好,但绝对没办法得到现在这样的科技发展。
现在的游牧,只能说是一种精神了。
那日松和韩琦一起下飞机,说道:“城里人现在骑马的不多,因为养一匹马也是很贵的,去城外吧。如果你想要骑好一点,就往西,去我的家乡科尔沁,或者锡林郭勒,那边也被称为马都,牧马文化很好。”
“恩,谢谢你。”韩琦点头说。
那日松摆了摆手:“谢我干什么,我走了,如果你去科尔沁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好。”
韩琦点点头,等着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