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阿杰莉娜点着头说:“华沙起义前,我们冒着危险把克拉约夫军准备领导华沙市民起义的消息带了回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导致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
“阿杰莉娜,我想你肯定搞错了。”索科夫等阿杰莉娜一说完,便纠正她说:“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得到这份情报后,是相当重视。他请刚成立不久的卢布林议会成员,和几名柳多夫军和柳多夫近卫军的战士,安排了一场与克拉约夫军的见面仪式,希望搞清楚城里的情况,以便提供必要的帮助。”
“但据我所知,你们最后好像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我还没有说完。”索科夫继续说道:“当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与克拉约夫军的负责人见面,提到华沙起义一事时,对方居然矢口否认,说他们并没有任何起义的打算。”
“撒谎,他在撒谎。”阿杰莉娜听到这里,忽然激动了起来:“我离开城市时,城里的起义准备工作就进入了倒计时,随时准备向德国人发起突然袭击。”
“克拉约夫军矢口否认华沙城内会有起义爆发,而卢布林议会和柳多夫军的成员,对城里的起义准备情况却是一无所知。”索科夫叹着气说道:“既然对方竭力要隐瞒情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知道对方防范自己,比防范德国人要更加厉害,索性就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在原地进行休整。至于城里发生什么事情,就与我们无关了。”
“我从一些特殊的渠道,听到了一种说法,当时华沙起义时,我军已经知晓了这个计划。”阿杰莉娜说道:“但我军故意按兵不动,看着华沙起义被德国人所镇压。”
“这都是谣言。”索科夫见阿杰莉娜被他人所蒙蔽,便向她解释说:“华沙起义是1944年8月1日爆发,但我军直到九月中旬,才从英国人方面获知华沙起义的确切消息。但这个时候已经太迟了,起义军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要知道,在起义军里占据人数和装备优势的部队,他们是伦敦方面所支持的流亡正府所领导的。起义前所接到的指令,就是要抢在我军进入华沙前,采取武装起义,消灭城里的德军,控制华沙城之后,等待英美盟军的到来。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将我军的实力范围控制在华沙以东的地区。”
“如果他们的实力再强大一些,没准还真能达成这样的目的,把德国人从华沙城里赶走。”
“这不可能。”索科夫对阿杰莉娜的这种说法表示了否定:“起义军在前期占据优势,是因为他们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德国人回过神,立即组织有秩序的抵抗。同时,还向他们的最高统帅部求援,希望能派出实力强大的部队,来缓解华沙的形势。而起义军这一边呢,并不是铁板一块。起义军的成分,有忠于伦敦流亡正府的克拉约夫军;有对苏军友好的柳多夫军、柳多夫近卫军和农民营。
当领导华沙起义的负责人,见到城里的战斗渐渐变得对自己有利时,为了肃清不稳定的因素,便对柳多夫军、柳多夫近卫军和农民营的成员,举起了手里的屠刀。他们的这种做事方式,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
索科夫所说的这些内幕,阿杰莉娜显然没有听说过,此刻听索科夫提起,再次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用难以置信的口吻说:“不可思议,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国和英国是盟友,难道那些起义军不能先消灭了城里的德国人,再来讨论华沙城内的势力范围的划分么。”
“我估计克拉约夫军的指挥官,心里是这样想的:假如消灭了城里的德国人,那么城外的俄国人就会以各种理由进入城内。只要他们一进城,整个华沙城就会落入他们的手里。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才会对柳多夫军的战友举起了屠刀。”
“原来是这样。”阿杰莉娜抓住索科夫的手,使劲地摇晃了两下之后:“米沙,我觉得你应该写一部关于华沙战役的话,以便让后人知晓我们曾经所做过的一切。”
“我会写的。”索科夫心里在想,如果自己不尽快写一本关于华沙起义的出来,那么英美等国就会对此事进行报道。当然,他们不会说出华沙起义的失败,是因为指挥官的能力有限,不懂得利用近在咫尺的力量。否则就算德军调来再多的部队,要想彻底镇压城内的起义军,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现在不写关于这场起义的书,等若干年之后,大家就会淡忘甚至彻底忘掉起义的真相。到时欧美再拍上几部电影,就能彻底地歪曲事实,抹黑一直试图与克拉约夫军取得联系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我会尽量还原华沙起义的整个过程,让读者和观众明白,不是我们不支援他们,而是他们事先对我们严密地封锁了消息,从而导致了奇异的失败。”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传来了敲门声,索科夫过去一看,连忙过去打开了房门。门外站着捷列连科大尉。他看到给自己开门的人,据是索科夫本人,不免红着脸问:“将军同志,我没有打扰到您吧?”
“没有,没有。”索科夫摆着手说:“你没有打扰到我,你有什么事情,就请直接对我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