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皇后长长舒了一口气。
晋和帝眸色越发暗下去。
她看在眼里,又递手过去,覆在晋和帝手背上。
晋和帝终究没忍心抽手出来:“也都听了你的,你总不该再为这个忧心,该好好保养自己的身子,往后也再不要说那样的丧气话。
一听说你病了,孩子们急匆匆赶回宫里,守在你床前不肯走,个个孝顺,你就哪怕不为我,只是为着孩子们,不也得好好调养起来吗?
二郎和三郎的婚事都有了着落,大郎那里还指着你呢,你也实在是太偏心了点。”
郑皇后浅笑着:“大郎的婚事,我哪里能做主说了算?就算心里有了中意的人选,也要官家愿意才行,这怎么是我偏心呢?”
她似乎不愿意再说这个。
好像留下晋和帝真的只是为了赵奕婚事。
目的既然达到了,再说得多,她精神又有不济似的。
晋和帝一时无言。
郑皇后又咳嗽了两声。
晋和帝只能替她拍着后背,轻轻地,一递一下的给她顺着气:“累不累?说了这么久的话,要不休息会儿。一会儿御医院煎好了药,你吃了药再踏踏实实睡一觉。”
“还成。近来朝中事多,官家与我,也有日子没这样子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起说说话了。”
郑皇后勉力笑着:“方才官家说要叫贞妃代掌六宫,我心里想着,也是好的。
横竖我身体不成,总要养好久,六宫人虽说不多,底下的也都规矩,可日复一日,一月又一月的,琐碎的杂事儿总也不断。
我如今确实也没有那个心力掌管。
人多眼杂,容易生出事端。
贞妃是个可心人,细心,谨慎,她又做过。
我这一病,没有个一年半载,未必养得好身子骨。
官家既然要给贞妃这个体面,倒不如把她的位分再晋一晋。
本来她跟了官家几十年,又育有公主成年,人本分,也从没有过二心。
莫说是一个妃位,便是贵妃她也当得。
倘或官家后宫有别的士族女郎,出身高贵者,倒也罢了,偏偏是从没有的。
这些年都空悬着,虽说数月前才给贞妃晋过位分,但现下正经八百要她代摄六宫事,晋个贵妃,也算顺理成章。
我知道官家心意,原本是想等着公主出降,再抬贞妃位分,如今也不过是提前一些。
她虽在妃位,却本就比照夫人例得的礼遇,真要晋封,非得贵妃不可。”
便是如此,郑皇后仍然觉得不够,只是稍顿了须臾而已,又劝晋和帝:“孙家小门户,可到底是公主外祖家,贞妃晋这个妃位的时候,其实就很该推恩孙氏族中。
但官家在这些事上一向都是不怎么上心的,礼部看官家没有那个心思,也顺着官家来,给揭过去不提罢了。
现下抬贞妃为贵妃,无论如何该推恩孙氏了。
主要还是为着公主着想——”
郑皇后又把尾音略拖了下,声音戛然而止。
她在病中,话说得多了,就有些气虚,喘了两口,缓了半晌,又说:“再过三两年,公主出降,官家那样疼爱宜清,必是要给她选个出身高贵,人品更贵重的士族郎君做驸马。
但官家别嫌我说话难听。
宜清虽然养在我身边,到底不是我亲生的,她外祖家不济,那士族高门也未必不挑她。
百年门楣,最看重这些,就算是尚主,人家也不是非要兴高采烈接受的。”
她说了这么一大摞的话,晋和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被郑皇后覆着的那只手,连她掌心的温热也感受不到了。
别说手背上,连周身,都是冰冷的。
晋和帝深吸口气,压制着:“是因为我同意了给三郎和郑二娘指婚,所以你肯让步,不仅抬举贞妃一个贵妃位分,连同孙氏一族,都愿意抬举着他家尊荣体面?”
郑皇后面不改色:“官家这是说的什么话。三郎的婚事,我操心着,官家就不上心了吗?
定下三郎的未来正妃,怎么还要贞妃与孙家的体面来做交换呢?
这根本是两码事。
只是恰好这时候提起来,一处同官家说了而已。”
但晋和帝心里是最明白不过的。
这些年他冷着后宫众人,是因为心里只有她一个,也是为了给她一份儿安心。
那些人再怎么好,他不看在眼里,自不会给她们什么尊贵,何况是她们母族。
他屡次推恩郑家,就是要告诉朝臣,告诉天下人,帝后恩爱,伉俪情深,无论什么样的体面,他都愿意给皇后。
夫妻几十年,他的心意,她难道不明白?
既然明白,如今连推恩孙氏的话都说出了口,还能因为什么?
晋和帝只觉得心下一片荒芜,突然就有些看不懂眼前人。
“依你说,封了孙氏做贵妃,摄六宫事,连阿月的礼遇规格也一并升一升,推恩孙家——”
晋和帝说到后来,甚至有些咬牙切齿,只是很淡:“你想怎么推恩孙家?”
郑皇后还不至于看不出他生气,她咬了咬下唇:“官家不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