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机之士?
敬玄自认为目前的自己,恐怕还不够格担起这四个字。
别看现在大唐的朝廷将星如云,谋臣如雨,事实上,追根溯源,大多都信奉释道儒三派。
这既有家族的家训的因素,也有一定个人际遇的因果。
比如信奉道教的,就十分相信“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这句话。
而这,是以道教为本,来会同儒道二教。
信奉佛教的呢,又提出了“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推崇以佛教为本、道教为末的观点。
就拿敬玄最熟悉的三位大唐重臣来说。
魏征,这位铮臣最是讲究气节,毫无疑问是以为儒家弟子。
而李靖呢,则又十分笃信道教,不但当过几天道士,就连行事风格,也极具道门的特色,现在年纪大了,一心开始追求起上善若水,清净无为的境界,任由别人往自己脑袋上泼脏水。
然后就是宇文士及,这小老头就更加不用多说了,不但给家中子女取名都带着佛教色彩,做事也同样相信因果轮回那一套,所以小老头但凡要做什么坏事,都是假借别人之手,宁愿自己不沾因果。
殊不知若是真有神明佛祖,一定慧眼如炬,把他那点小心思给看了个通透。
这也是魏征为何讨厌宇文士及的原因,因为看起来猥琐,讲究浩然正气的儒家弟子可不接受这一套。
既然连高官显贵都是如此,何况下面的其他官员?
所以大唐的官员办事基本上都是这三种风格。
信佛的,办事圆滑。
信道的,办事拖沓。
儒家弟子呢,则倒在一个急功近利之上。
官员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这才是王通为什么提出三教可一的思想,也就李世民这位“皇极之主”能约束好这些人,换个皇帝,早就闹翻天了,这一点在大唐今后的皇帝身上,已经得到了佐证。
苏瑁再一次展现了他作为儒家弟子的急功近利,他甚至现在就想知道敬玄打算如何做,因为他不认为光凭着一所大学就能改变这种状况,要真这么简单,那全天下这么多所书院,也没见多教出几个文中子出来?
敬玄想了想,他的这个问题实在是深奥,不是眼下的自己能够回答的,于是便用了比较通俗的解释:
“敢问苏先生,倘若现在是大灾之年,百姓们会如何想办法活下去?”
苏瑁沉吟片刻,然后慎重的答道:
“贞观三年旱魃肆虐,朝廷张贴告示,允许百姓们外出自谋生路…”
话还没说完,敬玄便摇头打断:
“此法是晚辈告知陛下的,晚辈是想问,若是没有此法,那百姓们如何自处?”
当初李世民发布《告流民疏》时,并没有说这是谁人想出的主意,所以不少大臣只以为是房杜二人想出的妙计,解了关中的燃眉之急。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敬玄此刻说是他想出来的,顿时纷纷好奇的看向上首的房玄龄,见后者并无不悦之意,心中暗暗吃惊。
看来还真是这敬玄出的计谋,再次看向敬玄的眼神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至少不会因为他年纪小,而小觑于他了。
这时一位白发老儒走了出来,敬玄认得他,弘文馆学士,武阳侯萧德言。
上次大胜突厥李世民宴客时,他请求致仕,没想到被李世民给驳回了,当时自己还在想,李世民竟然连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都不肯让人回家养老,还要留在朝廷发挥余热,实在是不近人情…
倒是没想到这位萧老先生这次居然也从长安赶了过来,敬玄不敢迟疑,连忙从旁边搬过一张凳子请他坐下说话。
而敬玄的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萧德言自嘲一笑:
“多谢云中侯怜惜老夫这把老骨头。”
言毕,他又说道:
“方才云中侯问大灾之年百姓如何度过,老夫活了一大把岁数,自问见过的惨事也不少,倒是有资格出来答话。”
说到这里,萧德言顿了顿,脸上尽是悲痛之色:
“若是寻常的天灾,倒也好说,啃树皮,亦或是躲进山里挖些野菜,总能活下去,但若是兵荒马乱,要么易子而食,要么卖身为奴,就像河北道那些百姓,有几个是没吃过人肉的?”
河北道那地界自古以来便是四战之地,中原一乱,首当其冲的便是河北道,发生吃人肉这种事情,应该也不算罕见。
虽然大家伙儿都知道原因,但被萧德言这么随随便便的说出来,几位当年“有幸”在河北道打过仗的大臣,似乎回想起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
敬玄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么请问萧老先生,如果是这样的太平年间,百姓活不下去了,又当如何?”
萧德言略微一思索:
“那自然是等待官府赈济,亦或是找寺庙借些钱财度日。”
敬玄笑了笑:
“这就是我大唐症结之所在。”
众臣闻言,不明就里的看向他,就连房玄龄也十分好奇的问道:
“什么症结?”
敬玄微微一笑,背着手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