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凄凄惨惨地看着信纸,满面愁容。
还要证据?
他透过这字透纸背的信,就仿佛能看见大公子冷着脸,恶狠狠地瞪他:“你废物到连个十五岁的丫头片子都摆不平?我看你不用回来了,死在外面算你殉职,还不至于太丢人现眼!”
阿大:“……也是!”
他写信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顾湘给他的压力实在不小,到后来,阿大完全把顾湘的地位摆在和家里那些公子们齐平的位置上。自己先矮了好几头,哪里想得到他写出那么一封信,送到京城后会把家里那些主子们给气得差点吐血?
当时大夫人秦氏,把信反复看了三遍,怀疑阿大那小子中了邪。
一家子都很是意外。
大公子当即就写了一封信,骂得‘阿大’狗血淋头。
“阿大那个白痴,平日里做事也算麻利,让他带环姐儿回京,他给我要劳什子的证据?”
“证人有不少,难道我还能给你千里迢迢送过去?”
阿大:“……是我糊涂!”
想也知道家里的爷们会是什么反应!
蔡氏也是一愣,倒在床上不光是受的那些伤疼起来,如今更是头也疼,嗓子也疼,肠胃也不舒坦,浑身上下就没有一点好地方。
“这可怎么好?”
阿大深吸了口气,又把信看了一遍,神色渐渐凝重。
信里除了骂他,还提到高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宗,亲自到了寿灵县,说是要同安国公谈一笔生意,让他注意。
信里没明说,阿大也能看得出家里暗藏的意思。
总之就是尽可能别让那位老祖宗接触到顾家那小娘子,若是不成,他们接触到了也要严密监控。
阿大轻叹了口气。
家里怕是会错了意。
大公子他们怕是担心见到那位环姐儿,高家那老祖宗再联想起以前的事,心生不快,跑来折腾他们李家。
毕竟那位先前做得那些个事,简直让人头痛欲裂,连自家老夫人一提起高家那位,也是要立时犯起偏头疼来的。
别看高家上不了台面,早落败了,可那老祖宗不一样,人家的男人当年给太祖爷牵马坠蹬,她老人家更是小小年纪时就凭着一杆长枪救过太祖爷他老人家的命。
如今京城那些个大人物们,哪个见了高家这位不得老老实实地下马下轿地请安问好?
李家对上这么个大辈分的老前辈,真是轻不得重不得,人家要真想教训他们,连家里老夫人都得乖乖在人家面前去听训。
因着这个,听闻那位往寿灵这边来,从老夫人到几位公子都是心情复杂而紧张,信里自然要交代几句。
可阿大到觉得,环姐儿的身份应该不会是什么阻碍,高家那位当年最疼长荣郡主不假,为了长荣郡主,那是动不动就要找李家的茬,可三公主人见人爱,却不见那位对这位公主有什么喜欢的表现。
不光是没表露出爱屋及乌,甚至给三公主吃了好几回闭门羹,在公开场合见到也是谨守礼仪,这事都快成了京城老少爷们心里的一大谜团了。
高家自己人都不明白自家这位祖宗脑子都想些什么。
阿大觉得,他也不知‘环姐儿’想什么,或许这两个人就是能投脾气?
一念及此,阿大激灵一下打了个哆嗦。
阿弥陀佛,千万不要!
‘环姐儿’已经这般可怕,若她再同那位老人家扯上关系,那他宁愿被大公子他们给骂死,也要立马躲得远远的。
“大不了去西北。”
阿大暗自念了几声,这才把那股子害怕给压下去。
他有几个兄弟在西北军中,若京城待不下去,他去西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蔡嬷嬷不知阿大已做好了自己把自己发配边疆的心里准备,此时急得浑身冒汗:“这可如何是好?阿大你不是说你有好些个武功高强的兄弟?”
阿大:“武功再好也没降龙伏虎的本事。”
蔡嬷嬷按着脑袋:“那……再书信一封进京,详细交代下情况?”
她也顾不上丢脸不丢脸的。
最近顾庄‘顾记’浮云楼的名声越传越响,都传到寿灵县城来,便是当下这样糟糕的环境,照样有好些大户人家动了心,扶老携幼出城去,不为别的,就为享用‘顾记’美食。
“也不知那个小知县是吃了什么迷魂药了!”
本地的乡绅大户之所以对‘顾记’另眼相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县城里王知县和周县尉,见天地念叨想去‘顾记’吃饭,那个心心念念的模样,任何人看了都要起好奇心。
王知县,周县尉近来都忙,忙得不可开交也没忘了‘顾记’,他们两个每每吃饭时都要感叹一番——‘‘顾记’的开张宴席我没去成。’‘听说蟹酿橙已经不做了,再想吃要等近一年!’
他们两个如此这般,招得好些乡绅回去一琢磨,不行,得去尝尝!
县令想吃偏吃不到的东西,很值得他们专门抽出几日工夫去试试。
通往山里的路又修得极好,但凡去上一次,无不上瘾,隔三差五不去上一回便好似少些什么。
一来二去,‘顾记’简直成了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