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完人和变化
白马寺后院。
王莽向两位佛门高僧见礼之后,便讲明了自己的来意。
他先是叹道:“如今水灾肆虐,上苍有眼,吾恨不能代苍生受难也。”
迦叶和阿难皆念诵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王莽又郑重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若非苍生受难,我绝不会过来求见二位。
但听闻二位有解厄之法,我特来献上百万家私,只求二位一定要为百姓解厄。”
迦叶双手合十道:“施主乃大善之士,他日必有福报加身。”
阿难则是笑道:“还请施主放心,待诵经法会时,灾厄定去。”
王莽点点头:“善!”
随后三人又谈了一些与诵经法会有关的事情,王莽才告辞离去。
迦叶和阿难亲自将他送到寺外,这一幕被络绎不绝的香客信众看到,引来众多关注,更有不少达官贵人主动过来与王莽攀谈。
过了许久,王莽终于登上马车,离开了白马寺。
“这王莽真如传言所说,乃完人也。”阿难笑道。
“观其言行,不似作伪。”迦叶轻轻点头,“其行善积德,几十年如一日,确实是真善士。”
他们来长安两年,听见名字最多的一个人就是王莽。
此人堪称是当今大汉的道德楷模,一言一行皆受世人称赞。
比如前些年王莽接任大司马之位时,已经位极人臣,却依旧谦恭下士,生活更是勤俭节约。
后来新皇登基,要罢免王莽,但他却毫不贪恋权力,主动卸职,隐居新都。
直到许多官吏和平民为他鸣不平,如今的大汉皇帝才将他召回长安,但并没有恢复其官职。
如此情形下,王莽却依旧宠辱不惊,常常行善。
此次长安水灾,他已经捐了不少田产和钱财,现在又向白马寺捐了百万家财,只求他们一定要为百姓解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迦叶又道,“待诵经法会时,可宣扬其捐献之事。”
“如此甚妙。”阿难笑着赞道。
虽说王莽声名显赫,不用他们去帮忙扬名,但他们该做的还是得做。
若能结下善缘,那日后此人定能帮佛门更多。
人间的事有人间的规矩,不可能一味地用法术神通来解决。
回到后院之后,师兄弟二人的神情又变得严肃起来。
迦叶道:“此次诵经法会至关重要,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阿难点点头:“师兄放心,之前是泾河龙王不识时务,才有了点意外,但武德星君和渭河龙王都是听话的,绝不敢向外泄露半点。
只待诵经法会结束,我佛门之名定能广传南赡部洲之地。”
……
一只飞蛾悄无声息的飞出了白马寺,又寻了个地方变成了美猴王。
“泾河龙王失踪,果真是他们所为!”孙悟空眼眸中凶芒闪烁。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这次的探查,只是让他认识到了佛门先作恶、再为善的真面目,要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还需要确凿的证据。
“嘿嘿,借诵经法会扬名?且看看扬的是善名,还是恶名!”他冷笑一声,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较。
另外,刚才那个王莽的出现,让他颇为惊异,因为此人竟是天子命格。
而此时人族王朝气运将尽,此人却并非大汉皇帝。
孙悟空想起此前网友提到的王莽篡汉,看来就是此人了。
“嗯,观其言行,虽身居高位,却忧心百姓,确实是个道德高尚的真君子。”他灵动的眼眸滴溜一转,便往大市街土地庙回返,要找土地详细了解一下王莽。
或许,升级农业文明的契机就在此人身上。
但回到土地庙之后,孙悟空就没心思向土地询问王莽如何了,因为敖烈和武德星君竟然都不在土地庙。
大市街土地小心道:“帝君,武德星君大人说他有事外出了,然后敖烈大人也出去了。”
“哦?”孙悟空挠了挠脸,心想这个徒弟还是有些机敏的,虽说在人情世故上有些欠缺。
当然,即便没有敖烈盯着,他也能猜到武德星君去了何处。
没去白马寺,那肯定是去了渭河龙王那里。
随即,他又离开土地庙,往长安城外的渭河而去。
南赡部洲有四条主要的河流,为江河淮济。
其中河为大河,也称黄河。
而泾河与渭河,便是黄河的支流。
泾河水清,渭河水浊,
泾河的水,流入渭河之后,清浊不会混到一起,是为泾渭分明。
孙悟空来到渭河之后,先摇身变作阿难尊者的模样,再径入河底,找到渭河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