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人都知道。
村长听到自家婆娘的话,完全没有反应,甚至还白了她一眼。
“就你一天事儿多,人家姜裕现在好歹也是读书人,你以为随便塞一个乡下丫头,他就要啊。”
谢婶子瘪瘪嘴:“说得好像姜裕就不是乡下小子一样,再说了,那姑娘的娘跟我说了,姑娘勤快得很呢,哪里不好了。”
村长摇摇头:“人家说什么你就信,真要是那么好的姑娘,会上赶着,不成亲也要着急先跟着一起去城里?”
“要我说,指不定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巴上姜家,好一家人都跟着那姑娘去城里呢。”
姜家现在确实是村里大户没错,前两年姜裕还没去城里,还没考上童生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姑娘的,确实有人打主意。
只是去年姜裕去了县城读书,短短半年就考上了童生,看那架势,过几年估计还要考秀才呢,大家就稍微歇了点心思。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也还是有些人觉得,趁姜裕现在还没考上秀才,先把女儿嫁到姜家,难道他还能考上秀才就休了不成?
这种事情,私底下不少人打主意,只是姜家平时少与人走动,这话很少传到姜家罢了。
他是个村长,这几年也经常跟周围村子走动来往,很多事情,自然比姜虎知道的多。
所以当自家婆娘,说有人要她给姜家老大说媒,还有很好的报酬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单纯。
只是他劝了几次,劝不听,就随她去了,他可不觉得别人说什么,姜家就信什么。
上次自家婆娘从姜家回来,他就更加确定了。
所以这会儿听媳妇又说起这事儿,便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很显然,谢婶子不这样想,她哼了一声:“你知道什么,现在那姜裕不小了,万一他娶了县里的姑娘怎么办?”
村长:“娶就娶呗,人家有那本事,你还能阻止不成?”
杨婶子恨铁不成钢:“你懂什么啊,要是人家不回来了,或者他岳父那边知道小米是小福星,把一家人都借去县城怎么办?”
“你也不想想,咱们福安村这几年,都是靠着小福星,才比周围村子好,咱们在外面腰杆儿都挺得直些。”
“要是小福星被姜裕的岳父他们接走了,我看你怕是连这个村长都当不下去了。”
杨婶子越说越气,最后更是气得直瞪眼,好像这些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本来不以为然的村长,听完婆娘的解释,也是眉头紧锁:“没那么严重吧,姜家现在家大业大的,怎么可能说走就走。”
“这不是以防万一嘛,明天元宵节,不出意外的话,再等两天,姜裕就要走了,姜家今天找你吃饭,肯定就是为了这事儿。”
谢婶子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
“你待会儿到了姜家,就跟姜虎好好说说,咱们最好明天就把那姑娘接过来,到时候让她跟姜裕一起走,这样一来,姜家的亲家,不也还在这乡麻镇附近嘛。”
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姜裕万一娶了城里的姑娘,更不用担心姜家的小福星,也会跟着姜裕一起去城里了。
村长琢磨着,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当下脑子一热,一点头,应了。
一直在路上,都还想着,要怎么说,才能显得自然,免得让姜虎察觉这其中的原因了。
结果走到半路,才发现除了他,好像还有其他人,也在往姜家那边去,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呢。
此时已经傍晚,光线不是很好,距离又有点远,村长也没看清前面到底是谁。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大人有小孩,当即眉头一皱,这么晚了,村尾又只有姜家,难道是又有别人,来姜家说亲了?
村长心里一急,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当即就小跑着追了上去,结果等近了才发现,居然是刘阳一家!
村长一愣,大声喊道:“刘阳!”
刘阳转头,笑着打招呼:“村长你也去姜哥家吃饭啊?”
村长看看对面几个人,表情微沉,有些不明白姜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点点头:“嗯,你们也是?”
“对啊,姜哥上午回来的时候,让我们晚上去他家吃饭,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儿,还让我们一家人都去。”
村长心里更加奇怪了,不过还是点点头:“我也是,对了,你家大儿子呢,去镇上干活了?”
前两天还看到刘海在家呢。
“没有,这不是这几天刘海每天下午,都会去姜家找姜裕嘛,两人从小就好,最近姜裕回来,说是教刘海一些新的书呢。”
说起这事儿,刘阳也是春风满面。
整个福安村,就他家跟姜家关系最好,‘沾上’的福气也最大,家里这几年也是欣欣向荣,发展得那叫一个好。
可以说,现在刘阳再送老二上学,已经完全不会纠结束脩和书本的银钱了。
对于这件事,村长也有些羡慕:“还是你有眼光,当时就让孩子跟着姜裕一起去上学了,两人的关系才能这么好。”
刘阳心里也觉得自豪,不过在村长面前嘛,自然也还是要谦虚一点。
“哪里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