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吕家
这日,吕德胜收到两封信,信是通过驿站送来的。
其中一封一看就知道是小儿子的笔迹,他将小儿子的信放到一边,不急着打开。另外一封,他一看,竟是兖州通华县县令张献写来的?
吕德胜想了一下就想起来了,张献啊,严华的弟子,被他坑惨了的那位。只是,对方怎么会给自己来信的?
还有,小儿子是跟着小闺女一道的,小儿子在兖州给他寄信,也就是说闺女他们已经到达兖州地界了?只是这会给他来信,不会是发生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吕德胜就连忙将张献的信打开。
张献在信里一开头,就说起了吕明志的作为,对他是夸了又夸,夸他虎父无犬子,小小年纪就有乃父之风等等。
吕德胜捏着信,挑了挑眉,这信上说的真是他小儿子?怎么听着有点不像呢?倒有点像他小闺女的措辞。
他再往下看,等看到最后张献委婉地提到,接下来的事就麻烦他时。
吕德胜:???
什么事要麻烦他?吕明志这小兔崽子,不会给他爹揽了什么麻烦回来吧?
等他等打开小儿子的信,好了,一切真相大白了。至于闺女给张献的承诺?没问题,他来办!
只是有一点他不能忍,当下提笔,写了一页的信纸,将小儿子骂了一顿。
这小兔崽子给他二姐背一下黑锅咋了?就嚎成这样?这么怕担事,不能要了。
男子汉不管是在求学还是工作中,都要做好给直系上峰背黑锅的心理准备,不然别想有什么出息了。你什么牌面的人,小罗罗一个,和上峰抢那个清白位?想当初,他给康成帝背黑锅的次数还少吗?
信的下半段,是小闺女的口吻。他能理解,小闺女不方便嘛,姐弟俩共用一张信纸是可以的。
小闺女先问候了他们两老的身体情况,然后简单地将事情给解释了一遍,最后提起她替他揽了一桩麻烦的事,拜托他这老爹给帮一下忙。
这当然是可以的,正好他这会闲得发慌。
放下信,吕德胜想了想,张献这事不难办,他拔除了青龙寨,很聪明地大张旗鼓地当着全县老百姓的面审讯了那些贼人,狠狠地在老百姓里刷了一把名声。
他的归来,可谓挟大功归来。
吕德胜提笔,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让他回长安之后,先谁也不见,直接去祭拜严华,再去拜访对他有过恩惠的大臣。
现在四位顾命大臣,已经隐约有了两两结盟的势头,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继续单打独斗的话,太容易被新帝各个击破了,还容易被其他三位落井下石。
朝堂将形成三方势力,这样的局面估计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新帝正是用人之际,张献这个外放十来年的官员,和长安城的四位顾命大臣没有什么牵扯,没有勾勾缠缠,在新帝眼中是身家清白的,又表现出了很高的能力,得到征用的可能性很大。
再加上他回京后直接祭拜严华,表现出来的睚眦必报的孤臣属性,会增加他被重用的可能性。睚眦必报,说明他恩怨分明。新帝的提拔和重用,对他来说就是施恩,哪个皇帝不喜欢记恩的臣子?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怎么让不着痕迹地让新帝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哎,这都是活儿呀。
稍晚的时候,吕德胜和妻子说了小闺女和小儿子来信的事,说,“我要忙碌起来了。这两孩子,还是少不了我这个父亲的帮衬啊。”说这话时,他神情自得。
蒋氏只对他挥了挥手,让他边儿去,别妨碍她算账。
吕德胜摸了摸鼻子,到一边去了。
其实吕德胜并没有他说的那么清闲。
因为有了吕德胜这个美玉在前,大家都知道了有能耐的御史的上限有多高,如今的御史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吕德胜是怎么上位的,怎么成为天子近臣的,大家都历历在目。反正只要冒头的人不是自家的,攻击就对了。
甚至还有朝中大臣偷偷找到他,让他私下给指导指导,条件好说。但他没答应。导致很多大臣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但吕德胜会在乎吗?
在颂梨一行人离开通华县时,谢赵两家此时刚到襄阳。
此时他们两家人减员非常严重,五岁以下的孩子和四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没有了,队伍的气氛既低迷,又有些剑拔弩张。
押司们和差役们分成了两派,已经死了四五个差役了,甚至连押司都死了一个。
现在的局面,是双方博弈的结果。
一开始,这些押司和差役对他们太不友好了,才出发半个月左右,谢赵两家就死了好些个人。
当时谢湛就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使了一个美人计,将押司差役这一个群体分而化之,特别为难人的喜欢折磨人的,都被他用计给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