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基平静地问:“谁是诸雨的主管?是你,还是侍郎?”
徐远庶如实回答:“是右侍郎,不是下官。”
李元基说:“撤掉右侍郎的官职,贬到地方当县令。如果他还不知悔改,在地方上仍然胡作非为,继续贬,贬为平民,永不录用。”
“是,皇上英明!”徐远庶心中侥幸自己没受惩罚。
李元基说:“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作为刑部尚书,你有没有责任?”
“这……”徐远庶卡壳了,说不出来话。
李元基说:“你先下去吧,朕想好惩罚你的办法,再告诉你。”
“皇上,微臣……”徐远庶还想替自己辩解几句。
却被李元基一声冷喝打断:“嗯?你几个意思?”
“微臣不敢……”徐远庶话到嘴边,硬是咽下去,不敢说出来。
没办法,徐远庶离开养心殿,回到尚书官廨,内心如同翻滚的油锅,倍受煎熬。
诸雨被杀,是他活该,招惹谁不行,偏偏招惹赵府的赵凌雪?你招惹她也行,长点眼色啊!
结果,还很没出息地被皇上捉个现形,给他带来麻烦不说,还给刑部带来无尽的麻烦。
右侍郎被贬职,自己会接受什么惩罚还不知道,但肯定有惩罚。
徐远庶是农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从基层的县令做起。
宦海浮浮沉沉三十年,看尽了上官的白眼,受尽了同级的折磨,最近十年才抱住丞相的大腿,升到尚书的位置。
这十年来,他习惯了听丞相的指挥,习惯了当尚书的日子。
他不敢想像,一旦有一天,不当尚书时,以前得罪过的人,会射过来多少明枪暗箭。
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行,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官职,绝不能被罢免。
实在不行,就走丞相说的最后一招,不行反了他!
反正丞相想当摄政王,自己除掉皇帝,扶丞相上位,就是开国元勋,说不定自己还能当丞相。
不比当尚书有前途?
这世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徐远庶主要畏惧李元基惩罚他,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
回到家,他吩咐几十名铁杆家丁,跟踪赵凌雪。
最近几天,是赵敢去世的祭日,同时也是忠于赵家的几名老人的祭日,赵凌雪感恩于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护了父亲赵敢。
所以,一有机会,就走出赵府,到民间,祭奠几十位老人。
人死以后,当然要埋在城外的田野中,赵凌雪就拿着黄纸,蜡烛,猪头和一些水果,在荒野中的坟前祭奠他们,也祭父亲的忌日。
当她祭奠完毕,天就快要黑下来了。
想想前几天回家太晚,遇到刑部捕快查宵禁,差点出事,她不敢再耽误时间,匆匆离开坟地,准备回城。
离开不久,路过一个小树林,从里面突然跳出来几十名黑衣人,杀死车夫,将赵凌雪从车中拖出来,捂住她的嘴,把她拖到树林中。
荒野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人知道她被掳走。
之后,徐远庶将她放到城北的一座破落城隍庙,绑在柱子上,在在前面的空地上挖陷阱。
陷阱里面插满倒刺,只要有人救她,一定掉进去,就会被刺穿。
除此之外,他还安排几十名弓箭手,埋伏在隐蔽之处,只要有人赶到,一定被射成刺猬。
李元基不知道赵凌雪出了事。
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走进来一个小太监,行色匆匆,似乎有大事发生。
小太监拿出一封信,交给李元基,说皇宫外有人送来的信,交代要交给皇上亲启。
李元基好奇,什么人敢给朕送私信?
打开一看,上面简短几句话:赵凌雪在我们手上,不想她死,你一个人来城北城隍庙。
记住,一个人来。
落款是正义使者。
一看被掳走的人是赵凌雪,李元基就来了劲。她不是说自己暴君吗?她不是看不起自己吗?
当她出事时,自己接二连三拯救她,她还会骂自己暴君吗?
她的心就算是石头做成的,朕也要给她捂热,让她爱上自己。
对方藏在城北城隍庙,不用说,那里一定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自己往里面跳。他们的目的不是杀赵凌雪,而是冲着朕来的。
此人不是刑部尚书徐远庶,就是丞相刘伯崖,很有可能就是徐远庶,只有他才有作案动机。
李元基豪情万丈,真的没带侍卫,一个人揣一把剑,匆匆离开皇宫,就朝城北方向直奔而去。
他刚走,安德海发现皇上不见了,问小太监,小太监说皇上私自出宫,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仔细一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