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包了一点儿蜜三刀,结了账,倪土便嚼着唐氏蜜三刀,继续逛游着大唐朝的夜市。
没有电,更没有各式各样的霓虹灯,却有着各式各样的契子风灯,彩色纸湖在高粱杆做的灯笼里,远远地望去,便有彩色绚丽的色点凑出一片又一片的花团锦簇来。
唐人舍不得放糖,更舍不得放蜂蜜,还舍不得放面,蜜三刀也就是一个很小的面疙瘩沾了少许的甜汁。不知道是植物油还是什么油,吃在嘴里,味道总是怪怪的。
“做这个?真是浪费了面了,还不如做成沙琪玛呢,那样的话,裹点儿葡萄干,夹杂点儿杏仁儿,味道不会因为蜂蜜和白糖太少而显得尴尬。”
倪土为此寻找了好几遍夜市,却从没见到过沙琪玛。
询问了几家卖吃食的老板,都似乎是看呆子一样地看待倪土,并摇着头摆着手。
以为倪土是个装逼学作外国人的傻二愣。
那眼神能把倪土的背影都给喷没了影儿。
倪土这才想起来,沙琪玛乃东北草原某族之圣物。
此物来源的故事有很多,其一,来自于胡闹。
某地任职的一位大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大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厨子。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儿,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
其二,来自于记仇。
有一位做了几十年点心的老翁,想创作一种新的点心,并且在另一种甜点蛋散中得到了灵感,起初并没有为这道点心命名,便迫不及待的拿上了市场卖。可是因为下雨,老翁便到了大宅门口避雨。不料那户人家的主人骑着马回来,并把老翁放在地上盛着点心箩筐踢到路中心去,全部报销了。后来老翁再做一次同样的点心去卖,结果大受欢迎,那时有人问到这个点心的名字,他就答了“杀骑马”,最后人们将名字雅化成“萨其马”。
但更为盛行的却是源于关外三陵的祭品。
起初,努尔哈赤远征时,见到一名叫“萨其马”的将军带着妻子给他做的点心,那种点心味道好,而且能长时间不变质,适合带去行军打仗。当努尔哈赤品嚐就便大力赞赏,并把这种食物名命成“萨其马”。
他们南征北战,多以羊肉为食,偶尔吃上一口这裹着葡萄干的面食,口感显得极其佳妙。而且,此物乃干粮,又兼具可以包罗万象,使常年在外的军士们补充不同营养,从而备受欢迎,成为行军打仗的必备食品。特别是在打胜仗之后的庆功宴上,更必不可少。慢慢的,沙琪玛成为这些人的精神支柱,成为吉祥物,并升格为祭祀神灵时的供品。
占领中原地区,特别是入关后在京师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是当时重要的小吃。名字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
萨其马以其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桂花蜂蜜香味浓郁,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的喜爱。萨其马吃了耐饥,被常年行走在京西古道的马帮和驼队当作了绝佳的行走美食,无意间让这道美食点心沿着京西古道走向了全国。
其做法,《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其马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前世的倪土曾在家给儿子做过。
技巧是不掺和任何一点水,以鸡蛋和面,擀成面皮,切成条状后,用热油炸之。
史书记载,有葡萄糖缠,枸杞糖缠,还有大部分的原料是青梅、瓜仁、芝麻仁、桂花等。
想想都流口水,倪土不敢相信,没有沙琪玛的行军能叫惬意的行军吗?没有沙琪玛的旅途能叫愉快的旅途吗?没有沙琪玛的干粮能叫有营养的干粮吗?
倪土决定在此次去往天竺国的旅途上把这一干粮欠缺给补上。
倪土甚至能够想象,自己坐在马车上,吃着沙琪玛,唱着歌儿,突然就遭遇了匪贼。
至于后面的情节就算了。
他能想象的是躺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上,吃着干果儿,喝着甘甜的清茶,透过车窗瞧着遥远的雪山,一路颠簸到天竺国。
今日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开始做萨其马,里面加上各种干果,各种食材,以便给将士们的干粮多一分营养配餐。
走出了夜市,进入一个稍微寂静的街道,扑面而来的却是浓郁的菜香气。
“包子!新鲜出笼的包子!快来尝尝啦!”
路过一家包子铺,浓郁的韭菜馅儿香气扑面而来,倪土急忙凑近了,喉结同时蠕动,带动干涩的嗓子做一个吞咽的动作。
店小二一看站在街道当央的是一名少郎,刚想招手做生意,却看到他穿着不俗,而让店小二极为惊讶的是他那张脸俊美地祸国殃民,顿时一愣神。
当倪土刚想开口要包子时,店小二伸手一指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