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止城内很快传出一则流言,长公主残忍嗜杀,得罪她的人都只有死这一个下场。
她在风止城一日,城内的世家就好像头顶悬把随时会落下的巨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脑袋分家。
如此一来,风止城的世家老实的像鹌鹑一样,让他们做什么便做什么。自然一群人里总会有些不服管教的,他们偷偷写信告状,想要让本家弹劾长公主,但无一列外,这些信两个时辰内又会被返送回府。
同时送过来都还有一只被砍了脖子的鸡。
世家们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再在长公主眼皮子底下做任何小动作,他们只能在心里祈祷,这个煞神赶紧离开风止城!
有晏姝坐镇,没有世家敢暗中使绊子,明含瑞安抚百姓、重建风止城的事进行的十分顺利。
不到三日,风止城已经恢复了生机,城中的铺子都已经开张,街头巷尾也能见到摆摊的小贩,他们脸上虽然还带着失去亲人的悲伤,但都努力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日子。
人不能总沉溺在和悲伤之中,再深沉的痛苦总会随着时间淡去。
风止城的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晏姝原也没有打算在风止城停留多久,在看见风止城暂时稳定下来后,便打算离开。
东山县的密报是在酉时送过来的。
大秦领兵攻下东山县的是姬元沧的亲卫周奉,此人骁勇善战,但为人善良宽和,攻下东山县之后不仅责令手下将士不许惊扰百姓,还没有杀东山县的县官,只命令他们不能出府一步。
寻常百姓其实不在意到底谁是他们的皇帝,他们只在乎在哪个皇帝手下能过好日子,周奉如此对待他们,很快便收拢了一部分民心,晏姝也是因此迟迟未决定如何抢回东山县。
但三日前,徐铭被明含瑞赶出风止城,他带着残兵逃回东山县,周奉看在他们都是同僚的份上,让他进了东山县。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徐铭一贯看不惯周奉,认为他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他更不喜周奉善待东山县的世家,他憎恶所有世家,恨不得这些世家通通跪在他脚底下求饶。
于是三番四次故意为难东山县的世家,几次折腾,事情越闹越大,东山县所有世家联合起来,要求周奉杀了徐铭或者将徐铭赶出东山县。
周奉自然不可能杀徐铭,他便好言好语劝说徐铭,让他暂时离开东山县,去玉城或者关城。
徐铭已经如丧家之犬一般被赶出了风止城,被赶出城已经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触之即疯。
周奉的劝说让他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气愤不已,却不敢带着几百残兵和周奉作对,于是将怒火直接发泄在了世家身上。
昨夜,徐铭以致歉的名义设宴邀请世家,却在世家子弟赴宴之后,直接大开杀戒,赴宴的世家子弟无一幸免,都被徐铭杀了。
杀了这些人之后,徐铭将他们的头颅都丢到了世家府外,明晃晃的羞辱与挑衅。
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世家。
所以东山县发生了内乱,世家的人和徐铭的人打了起来,周奉得知消息之后想劝和两方,奈何两方已经彻底交恶,完全没有讲和的可能。
两方都是不死不休的架势,而周奉不想彻底得罪世家,始终下不了决心用武力镇压两方,只能写信询问姬元沧的意见。
晏姝看完东山县送来的密报,将其烧干净,眸光微沉。
若是东山县的世家都死了,对她反而更有利。
徐铭会做出这种事晏姝并不意外,只是没有想到,姬元沧手下还有周奉这样仁善宽厚的人。
若他不是秦人,晏姝都想将他收为已用了。
“可惜了。”晏姝轻喃一句,叫来影卫,“让徐铭和东山县的世家再斗的猛烈一些,最好是双方两败俱伤,咱们才好去捡漏。”
影卫明白了长公主的意思,当下领命告退。
晏姝原准备明日便启程离开风止城,但收到这份密报之后却决定再观望一二,她命大军暗中行军,在东山县外三十里外的大山扎营,只等着一个契机,将东山县抢回来。
大军暂时在山内一片空地扎营,安顿好之后,将士们便生火做饭,很快,营地内便飘出一阵熟悉的肉香。
风止城的世家们“捐赠”了不少物资,这让前几日只能啃干粮的大军喝上浓稠的米粥,吃上大块肉,晏姝的一日三餐也从一菜一汤变成了三菜一汤。
主帐内,棠微不在,送饭这些杂事都是风鸣亲自做的,他将晚膳摆在膳桌上,扭头看向一旁在处理公事的长公主,恭敬道:“殿下,饭菜都是热的,您先用膳吧。”
晏姝轻轻额首,挥手让他退下,将手里的册子看完,便起身走到膳桌坐下。
三个菜,一荤一素一汤,还有一碗白米饭,这与晏姝往日的餐食无法比较,但却是军营里最好的待遇。
晏姝其实更想与军中将士吃同样的东西,但风鸣、司空默和一众将军都不答应,他们觉得,长公主如此身份,亲自领兵出征已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了,怎么能让长公主殿下跟着他们吃一样的吃食。
用完膳之后,晏姝叫来风鸣和司空默,将一份密报递给他们。
风鸣和司空默看完,脸色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