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侍卫却未及时回应。
江易秋靠在柔软的座垫上,眼神幽深,眼瞧着马车驶入山林之间,果然如程远所说,这儿的官道似乎变得又绕又窄了。
双手轻抚着半封好的信筒,她也显得心事重重。
一时间,车内又被沉默笼罩,空气凝结,只有马蹄不断敲打着时间的鼓点。
终于,严淮屹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公主,事关玉姑娘…属下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该说。”
眼中闪过疑惑,似乎是被严淮屹的郑重其事所触动,她微微抬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侍卫的喉结滑动了一下,胸腔起伏着深吸了口气:
“公主逃婚时,明明将守陵的信件送往了吉州,却立刻便被识破。细思之下…当时才不过两日,陛下怎么可能截了几日前就发往吉州的信件,还能迅速将缉捕令传至平陵和荣州的交界之处?想来,陛下是在公主出发时就立即知晓了真相。”
此言一出,好似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心神顿时有些错乱,江易秋的脸上闪过一抹惊恐与不安。
侍卫嗓音更为低沉,带着几分不可避免的凉意:“此行频遭埋伏,行踪屡次泄露,且那些刺客明显训练有素,非常规兵力,实在不寻常。”
“你有何发现?”
“公主近身,恐有细作,暗中通风报信。”
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僵硬,她放下手中的信件,目光如冰刃般锐利:“你想说什么?”
“玉莲姑娘近日行为诡异,恕我直言,恐怕应当深究。”
“你是怀疑玉莲?”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她的情绪显然已被激起,“……舒儿和玉莲伴我长大,都是年幼之时就跟在我身边伺候的,从宫中到公主府,多少长夜都是她们二人伴我左右,你今日却和我说…玉莲是细作?这叫我如何自处?”
“不是,不是的。”侍卫语调也带上了分焦急,连忙安抚,声音几乎哀求,“正因玉姑娘的身份特殊,才更应谨慎,若是近身之人背叛,根本防不胜防。”
“她对我的一片忠心毋庸置疑。”江易秋的眼神骤然尖锐起来,压着嗓子打断了侍卫,“怎的,你是因为昨夜那个身影才怀疑她有异心?你可清楚瞧见了那个身影的正脸?又如何知道不是店内的女客?怎能无端指责说玉莲居心叵测?”
一连串提问,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地敲打在严淮屹的心上,他沉默片刻。
“我绝无此意。”这个话题极易触动公主的神经,对上她紧张的眼神,他缓缓又道,“只是,作为公主的侍卫,当排除一切威胁,即便对公主最亲近的人也要进行一番验证。这不是对玉姑娘不信任,而是为了公主的安危。”
“疑心生暗鬼。多年的忠诚与牺牲,就这样不值一提吗?”难得真的对严淮屹生气,她深吸一口气,抑制着声线的颤抖,“你既记得前世种种,也必然记得她与舒儿在前殿被人活活打死!”
实在难忘那日公主府的瓢泼大雨,更难忘舒儿、玉莲的惨状。
殿前血迹斑斑,犹如暗红的残阳映照;二人半阖眼眸,显然是死不瞑目。
每个画面都像针刺入心,更显额角疼痛如丝。
见公主几乎是一瞬红了眼眶,侍卫也跟着颤抖了眼眸,本能地想要伸手将她拉入怀中,却被不留痕迹地避开了动作。
他只好落寞低头,心中无奈。
无意勾起她的伤心事,但此事不得不提;一旦提起,还是难免阵痛。
江易秋的声音渐渐柔和,目光也缓和了些:
“她若真是细作,大难临头为何不逃呢?为何不向宋府那些人求情?你也是与我共同赴死之人,你是如何想的?”
“属下…”侍卫刚欲开口,却再次被打断。
“乾虎县大牢中,我曾见那柳姓的姑娘身后带着一批黑衣人。”她边回忆边说道,“那些人手执弯刀、长棍,虽藏得好,却也被我瞧见其中有两人在里头还有一件豹纹虎皮衣裳。你可还记得我大婚那日?”
听她的话语间夹带着探询和迷茫,侍卫紧皱眉头,点了点头:
“公主大婚当日有歹人劫亲,其中似乎就有这样的人。”
“不错,现在想来,或许是那柳姑娘在暗中追查之故。”
话音落,侍卫突然警觉起来,掀开摇曳的帷裳向外望去,仿佛听见了什么声响。
见他神情谨慎异常,心中一紧,江易秋急忙追问:“这是怎么了?”
“马蹄声…前边有数人策马疾驰而来。”
她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就听车边的随从喜悦的声音:“公主殿下,是程大哥和江姑娘他们回来了!”
“果真?”
一听此言,她心中不禁生出一线希冀,迅速冲到车厢前室,伸长脖子向前张望。只可惜,茂密的山林弯绕遮挡了大半的视线,只能窥得一二。
待距离近了些,透过树林的间隙,她隐约瞧见了程远策马狂奔而来。只不过他神色狰狞,似乎还在高声叫喊着什么。
“这个程远,喊什么呢?”她不解,转头询问同时钻过竹帘的严淮屹,又急匆匆地催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