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哲清看两个亲家都那么通气,语言上也干脆,也不好推辞了,连忙回应道:“那就趁这次机会回乡去,把几件喜事一起办了,还跟以前一样,请全村一起吃席。”
想了片刻,颜永宁也说:“知道我们回去,恐怕就不是全村人吃的问题了,怕是整个清流县都得惊动,萧大人一家来是少不了的,搞不好还会带不少同僚,就是大桥镇也会来不少人。”
“这不正好吗?几件喜事一起办,皇帝嫁女都没那么大的排场,这次兮月是赶上了。”
听黎夫人这么一说,也知道她不会太计较一些小节的,颜奶奶总算是放了心,不然总担心自己不懂得京城的规矩,怠慢了兮月。
“那就按亲家母您说的,那今天回去我们就马上张罗,顺便把聘礼都办了,订亲礼后把礼数都走完了,然后我们回乡。”
“那嫁妆我也得赶紧送过去。”
“亲家母就省省心吧,这事倒不急,说来我们也不能在桃花村待太久,嫁妆的事你就先别忙了,不可能嫁妆也扛回桃花村转一圈吧!
不如这样,村子里的事先办完了,到时候任职文书一下来,我们在京城少不了也要请亲朋好友和世家喝杯酒的,到时候还得在京城办一次仪式,不然也对不起兮月。”
听颜奶奶这么说,老夫人也知道她们是有计划的,忍不住点了点头,也加了一句:“到时候再在家里摆席,好好热闹热闹,嫁妆到时候再抬过去也不迟。”
“但是京城里可能就不会像村子里那么热闹了。”
最后这句话,颜奶奶说的时候也觉得很抱歉。
没想黎夫人什么都应承了,一点为难他们的意思都没有:“行行,还是你们想得周到,如若让她父亲来做主,恐怕来的全是夫子和学生。
颜夫人夸张的话,这么形容和他们认识的蓝川先生还真的是一个样。
“哈哈哈”
满屋又是欢乐祥和的气氛。
这样一来黎夫人更放心了,能在京城再办也好,可以往娘家捎个信,让他们到时候也来吃席。
回乡当然是重中之重。
村长爷爷和族长爷爷们已经说了,桃花村这份荣耀是他们颜家给挣回来的。
高中的喜宴肯定得回家再请一次,还说好了也要摆上三天的,村里族里也不会食言,现在家家户户都富裕了,都是贴了颜家的福,当初承诺说考中了要立牌坊的事也要一起做了。
不过上次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说了,立牌坊的银子,这次不用他们桃花村出。
萧大人早就让村长去跟他谈了话,说是县衙已经有了预算,在通往县学大门的路上要见五座牌坊,一座是榜眼坊(不过他们来之前没定下名称),一座是进士坊,前头的自然是举人榜,还有最靠前的秀才坊和童生坊,一步步进阶的意思。
以后县学的学子们,进县学读书都要先从这五道牌坊下走过,自然可以激励他们更好地读书。
所以县衙给他们桃花村也定制了同样的几块牌坊,说是等他们回乡后再安排人埋上。
萧大人还说了,最前面还留了一个空处,是专门为状元坊留下的,期待以后清流县有这样的荣幸可以埋这道牌坊。
知道回桃花村这么热闹,连一直低头不语的兮月对婚姻都充满了憧憬,本来刚刚她也觉得成亲太仓促了,稍稍有点不开心。
现在知道连父亲母亲都跟她一起回桃花村,心情也和大家一样骤然改变,朝霞灿烂。
~~~
榜前捉婿没出现,但是没想到提完亲回来和接下来这几天,家门口都被提亲的媒婆,还有亲自上门为女儿求姻缘的官员和高门望族搅得都来了脾气。
除了不请自来的,手上的拜贴都收了一大撂。
就连老栓叔在楚阁那边守门,都劝退了好几拨人,但是好几家都是把拜帖留下就跑了。
也幸亏提前交代,不让下人们说出新宅的位置,不然可能颜府需要应付的人更多。
最气人的是,上门说亲的,除了想让颜永宁、陈继昌做女婿的,还有的直接放话,如果颜哲清同意,就将自己的女儿直接用小轿抬过来给他做妾。
颜奶奶倒是不着急,她早就想好了,但凡老头子有点这样的想法,她就回村去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把这些烦心事都推给了老头子,把颜哲清气得直跳脚,当晚就制定出了颜氏家规,规定颜家后代,如果不是年过四十岁还无子嗣,一概不能纳妾,否则直接除族。
他这一举措陈奶奶也很赞同,也逼着陈继昌拟了一份一模一样的陈氏家规,还把儿子当着亲家和儿媳的面训了一顿,让陈继昌哭笑不得。
六月十四日。
大吉。
新宅宴、三人高中的喜宴,加上颜永宁的定亲宴在颜府举行。
从颜府请的工匠进门修缮那一天起,宅子里的鬼叫就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