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坐在床上愣了半晌,有点不明白了。这弯转得急了些,自己没有一点准备,还从未想过以后怎么做。
天亮后王二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洗漱,然后打开铺门,将货品整理好。石桥镇当地有个古怪忌讳开店铺做生意的,早上是不能清扫地面的,早上扫地会把财运扫走,整个街道的店面全都会遵从,连外地来此开铺的也会入乡随俗。
王大成一大早耷拉脸,起床看到弟弟早上已把铺面支撑起来,强挤出点笑容:“杂货铺,又不是早餐店,早上没什生意,不如睡个回笼觉来得实在。”
正说着话,生意上门做早点的胖大婶称了半斤盐,一斤醋。做泥水工的张二伯买一升绿豆嘟啫哝哝说:“这天气热死个人,要点绿豆煮点绿豆粥解暑,奶奶的两天屙不出屎来。”
“还不错,我煮早饭去,你看铺。”王大成见刚起来就有两单生意很高兴。
王大成媳妇儿怀了孩子,早上比较嗜睡,日上三竿才起床。这些日子王大成做饭的多。
王大成去厨房忙去了。这时在城里忙活的老陈带着十三四岁的儿子过来要五斤笋干,五斤干木耳。平时可不会买这么多干菜,王二随口了句:“陈叔,家里请客人么,买这么多干笋。”
“不是哩,上郡城里头安兴堂药铺月底要招小伙计,我想让这小子去见见世面,管事的就是他伯,前些个听道讲。跟他伯一说,他伯说这小子也该去,一个月怕是有三百个大子。你说这小子又能见世面,又有钱捞,多好机会。”
“确实不错,这石桥镇上,一月还赚不下三百文。”王二知道在石桥镇上搬运工之类的力气活儿一月也就赚二百六七十文,有点技术活计也就三百出头。去做小伙计实则就是学徒,一年的话有三四两银子确实算高了,果然郡城就是比乡下好些。
“刚好他伯就好这一口,说是从家乡里带去的才有味道。我就回来接这小子,顺便捎点过去。”老陈指指笋干道。
王二称好东西把笋干用稻草压紧捆起来,木耳用油纸包好动作很是麻利。
“王家小子,你在家里头也没得多少事。家里劳力有富余,你要肯舍得家,你也去吧,正好乡里乡亲和这小子有个伴,互相照应着不要被那些混球崽子欺负了。我跟他伯说一准成的。”老陈心直口快,知道有王大成和她老婆家里活儿尽做得完。
听得两人说话,嫂子跑出来。
“陈叔你说的是真的吗?有三百大子一个月的。”
“真真的,我大老陈什么时候说大话来着。”老陈笑道。
“小叔啊,要不你跟陈叔去郡城吧,你看一月三百大子,一年下来得多少,做上几年说不得讨了城里婆娘安得家下,多有面,我跟你哥多沾些光,你都不想回来哩。”嫂说得眉开眼笑,心想出去郡城最好别再回来分家当。
王二想了想昨夜哥嫂的吵闹,也觉得与其看着哥嫂吵闹不如外出见见世面,或许能闯出条路来。对陈大叔道:“我确实去得,陈大叔几时走。”
“时间紧着,吃了晌午饭就走。”陈大叔见王二动心也高兴。
“去了,去了。小叔赶紧回屋里头收拾收拾,这有我看着些。”嫂子见他肯走催促道。
老陈在郡城当拉货郎,只有过年才回来个把月,在城里工钱高些,有的人想去也没门路。那是因为老陈家的一个堂兄在城里也就是安兴堂当个管事,放在石桥镇这小地方,在大城市干事那就是见过大事面又有本事的人了。
老陈又是一番交待,吃过晌饭赶车过来接他,嫂子一高兴少他收一文钱。
至于嫂子那点心思王二并没在意,返回卧室收了几套衣裳一块布包起,也没其它东西好带的。
王大成原想说点啥的,老婆两眼一瞪,王大成立马焉了。
午后老陈赶了马车过来,王大成拿了包咸干花生一包地瓜干交给王二路上吃,嫂子也拿了四十文钱当作路费,一通道别,王二上了马车。
马车前行,王二和小陈坐在车后,马车上方是一个竹蓬子盖一层油纸虽然很简陋但可以庶阳挡雨,平时这老马老车不拉人只拉货,这也是老陈在城里混事的吃饭家伙。
一路上老陈儿子比较腼腆毕竟与王二不太熟,虽然以前见过面,但王二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小陈不太爱说话。王二跟师父走街串巷虽然大都是偏僻村庄之类的地方,也算是见过些场面,也不生份主动说话。两人年纪差不多大,你来我去渐渐话就多了,不时传来两个孩子的笑声。晓行夜宿,白天赶路,为省些钱晚上就把车停在路旁睡,耽着包衣服的布包和衣睡车上,三人挤一挤。老陈爱惜牲口,车上有镰刀,见到有青草茂盛的地方就割上一些放车上,有时也花钱买些马料。一路上有说有笑,看着两旁风景,让人感觉时间飞快。
经过六七天路程一座高大城池出现在眼前,王二认得字,告诉小陈城门上方写的就是上郡两个大字。小陈点头表示记住了,两人聊得熟了王二知道他大名竟然叫陈丫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