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杨光华到底说了什么,令徽宗如此感慨且如此感动?
杨光华说:“皇上,道教在咱们大中华,历史可比佛教要长的多呀,并且道教也深入民间,广受欢迎。尤其是道教能够炼制仙丹,这仙丹虽说不可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能延年益寿却是肯定无疑的。大秦朝始皇帝那时候,若能找到太上老君的纯正弟子练的金丹,相信始皇帝一定会长寿,最起码不会那么匆匆忙忙的就走了,帝位也没有交好,以至于最后被推翻了。所以这等事啊,皇上您想做,您是皇上,尽管做。天下是您的,您想做什么您说了算。您若需要臣为您做什么,无论多么难,就算赴汤蹈火、杀头舍命,臣也会为您去做,并且拼上性命也要为您办到。”
徽宗没想到光华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他更没有想到这么轻而易举就获得了光华的支持。他非常高兴也非常欣慰,他觉得正像王诜所说,杨光华真是无比忠诚于他,全力以赴支持他,一心一意服务于他。正因此,他就问杨光华:“那你说,咱们应该怎么操作这事呢?”
光华反问道:“那臣想问皇上,您是想修道还是想炼丹?或者既修道也炼丹?若您想信道修道,想在全大宋把道教立为国教的话,这是一种做法;如果您只修道,并不想在全国普及道教,又是一种做法;如果您既不修道也不信道,只是想炼丹,那又是另一种做法。只不过呢,这最后一种做法,恐怕很难。因为,据我看到的资料来说,炼丹必须懂得道家的很多秘诀。若不信道也不修道,怎么能相信并学会那些秘诀呢?皇上您说对吗?”
徽宗一听,非常有道理呀。就说,“当然是啊,所以这就问你嘛。你认为怎么办才好?”
杨光华说:“光华的意见呢,皇上您要想修道您就修,咱们在皇宫里专门给您辟出一套房子来供您修道,等您入了道行,若需要炼丹,再专门建上炼丹炉就是了。当然,为避免干扰,最好在后宫进行。到时,直接把石泰请到宫中来,让他做您的真人师傅,带您修道,同时由他筑炉炼丹,岂不是一举多得一石多鸟?”
徽宗更加高兴也更加兴奋了,就说:“那,谁去帮朕请石泰呢?要不,光华你亲自去怎么样啊?小鸡鸡去恐怕不太行,那有名的道长也好,真人也好,他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呀。他要是觉得咱瞧不起他,他可能就不会答应。”
杨光华一听,就显得很是高兴,应道:“好呀,臣去。一次不行两次,心诚石开嘛,臣争取在三天之内,把那个石泰请来。”
徽宗立即拍着掌说,“好了好了,朕很快就要有炼丹之法长生之术啦!”
在杨光华外出寻找石泰的过程中,徽宗开始了新的自修之路。自修什么呢?道教经典。
徽宗毕竟没有学习过、更没研究过道家经典着作,所以,他并不知道何处入手,从哪里学起。为此他专门找来了蔡京和蔡攸父子。
他先问蔡京:“宰相啊,你学问高深,精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你能不能给朕讲一讲道教?”
蔡京闻听徽宗此言,吃了一惊,皇上怎么突然对道教感兴趣?为何要让自己讲道教?说来也巧,蔡京对道教还真的有所研究。虽然说不上高深,但是他专门研读过《道德经》,并且烂熟于心,也研读过《庄子》《列子》,这可都是道家经典。
而这些道家经典,恰恰也是蔡攸学过并且非常熟悉的。这父子俩就一唱一和的,大谈道教的要义,对人生的启迪,对教化百姓的作用和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价值。
徽宗听的如痴如醉,就让蔡攸给他找一些道教的经典和有关书籍,说:“既然道教有这么重要的意义,这么重大的作用,朕就要好好的学习研究。”
蔡京趁机进言说:“道教不但是咱泱泱中华最老最早的宗教经典,远远超过佛教,佛教是外来品,不是咱本土货。咱大宋朝,从太宗时就推崇道教,真宗把道教推上了最高的境界。眼下,咱大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发达,这跟道教的普及和道家经典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徽宗越听越高兴,越听越兴奋,就问:“这么说,咱们还是有必要大力推广和宣传道教了?”
蔡京就借梯上楼,说:“岂只是宣传和推广,咱们应该大力的信道、重道、崇道、爱道、尊道。”
从这天起,徽宗对道教的兴趣大增,已经不单单是考虑着要追求延年益寿,争取长生了;而是在想着如何能把道教立为国教,成为全民的最高指导思想。也因此,他已经停止了一年多的下午读书和上课又恢复了。他自己设定了一个时间表,还专门用他的瘦金体抄了下来:每月一三五七九,这几个单头日子他要专门到御书房去攻读道家经典、深入研究道教;逢初二初六两天,到珍宝坊旁边他的雕刻室去,继续研习雕刻;初四初八初十这三天则在垂拱殿,练书法、画画,有时候也写诗作词,或者谱曲。王诜去世后,徽宗就不再去画院作画了。他说去那里没意思,也没灵感,画不出好作品来。徽宗给自己安排的时间很满,他也感到很充实,很得意。当他重新安排好学习时间之后,突然发现杨光华承诺的三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却还没见道士石泰的影子。于是,徽宗就问杨光华:“光华呀,你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