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爷爷的嘱咐,李煜一回到汴梁城,就让土地爷带着,径直来到了都城东南、靠近金明池的一座府邸。正是黎明时分,李煜从空中一看,嗬!这座府邸虽不能跟他当年的皇宫相比,可也着实够规模,够档次。
占地约有五亩多的府邸,其实是个小庄园。整个庄园分成了五个小院。正中的院子格外宽阔,正房是一座二层小楼。另外的四座小院拱卫着这个大院。
土地爷告诉李煜,这就是满门忠烈的一代名将、杨家的府邸天波府,当年杨令公和佘老太君,就住在正中的大院里。
土地爷一边走,一边给李煜介绍:“这座大院子啊,嘿,当年是多么辉煌!皇上、皇后、王爷、公主经常来,宰相、将军、朝廷大臣是常客,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可盛极必衰呀,杨家早已没了曾经的辉煌。眼下,杨令公的第五代孙杨员外,四十多岁因病过世后,只剩下员外夫人和儿子杨光华,住在上房大院里,由管家等下人伺候着;其余四个小院常年关着。这杨公子年方十八岁,正在太学院读书呢,也许是祖上的基因吧,一身好武艺,学问也挺强,春天就该毕业了。以杨家在朝廷的地位和影响,这公子啊,肯定有一个好的前程。这两天呢,杨公子发高烧在家躺着呢,咱们现在就去找他。他,就是你的正身”
说着话,两人已经来到上房大院儿的东厢房。
精雕细刻的红檀木床上,一个面色白净、印堂暗红的小伙子正呼呼大睡。他的身旁,穿着华服、一身贵气的中年太太坐在椅子上,这就是员外夫人;还有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女子,正是员外的女儿。两个丫环靠在后面墙上打着瞌睡。员外夫人眼睛眨都不眨,紧紧地盯着那小伙子,怕他跑了似的。李煜明白,这就是杨光华。
李煜一看,杨光华虽然正在发烧昏睡,但仍能看出,五官标致、长相英俊,仔细看,感觉象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象谁呢?象谁呢?啊!想起来了,象镜子里的自己嘛!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杨光华长得竟然象自己!
土地爷和李煜在床前看了一会儿,就附在李煜的耳畔悄悄地说:“我的任务完成啦,我可走了,你好自为之吧。有嘛事的时候,小神随叫随到。”说罢,只觉一阵轻风掠过,土地爷离开了房间。
李煜在床前又站了一会儿,仔细打量着床上躺着的杨光华,看到杨光华脖子上正好带着那个平安玉坠,他便身体一晃,对准杨光华的脑门,“唰”的一下,他的魂灵已经附到了杨光华的身上。
从三天前开始,杨光华浑身热得烫手,一直昏睡,不时说胡话。员外夫人让管家专门去皇宫请来了御医,御医开了药,叮嘱说,最少要吃五天,应能见效。员外夫人和杨小姐,已经在杨光华身边守了三天两夜,娘俩就盼着,等到五天能有奇迹发生。
等李煜的魂灵附身到杨光华身上时,屋里已经大亮。突然,杨光华的手动了一下。他的姐姐早已累得趴在床沿上睡着,睡得很香很甜的;员外夫人看到杨光华的手一动,马上凑到近前;接着又看到脚也动了一下。员外夫人忙拉着他的手 ,叫道:“光华,光华。”
这一叫,杨小姐也一个激灵,醒了,揉了揉眼睛,问“好了?”
员外夫人见杨光华又不动了,就有些焦急,轻声对女儿说:“刚才手脚都动了,可就是叫不应呢。”
杨小姐也过来拉住杨光华的手,看着母亲刚要再问,就见杨光华的手一哆嗦,脚也同时抖动了一下。这娘俩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就见杨光华唿地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摇了摇头,问:“ 娘,姐,你们都在啊,什么时辰了?”
他的这一动作,把母亲和姐姐都吓了一跳,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已经躺了两天两夜,米水未进,现在却突然就坐了起来,并且看上去精神头很好。姐姐就说:“光华你好啦?好啦?”
母亲也正想要问,杨光华已经笑了起来,“呀哈,我怎么了?我怎么了?我这不是很好吗?”
说着话,一个鹞子翻身,“咚”的一下,像他平时练舞跨越障碍一样,从床上跃了起来,跳到地上,稳稳地站住了。
娘俩都惊呆了,他们似乎不认识杨光华了。谁都知道,大病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杨光华高烧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一直昏睡,突然间就好了,并且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她们当然不知道,他们的光华,除了一副躯体,灵魂、脾气、性格都正在被来自百年前的李煜所替代。刚才其实就是李煜的行为表现。而李煜此时对自己说:你,从今以后,是杨光华了,是杨家大公子,太学院的太学生,必须以杨光华的身份,按杨光华的性格风格说话行事。这样想着他拍了拍屁股,然后拉着母亲和姐姐的手说:“娘,姐,让你们担惊受怕了;我好啦,你们都去忙吧,我去吃饭,吃了饭我该去上学了。”
母亲和姐姐在惊奇之余,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就喊来管家,上了饭,杨光华吃过后,管家让仆人抬着一顶小轿,把他直接送到了太学院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