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校长这个分成很合理,不过如果产品后面有升级再怎么分?”
刘言听到这里,脑海开始构想未来的场景。
【老爸这种用利益驱动大学研发,无疑是提高大学科研能力的很好方式,并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知识不会脱节。
因为只要学校在一款产品上取得成功,就代表学校以后可以源源不断的这款产品分的利润,所以学校必定会教授学生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同时可以想象以后各大学对天才学生的竞争将是很激烈的。
这样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学校通过向社会提供研发能力获取利润,并且为保证产品的竞争力肯定会不断投入积极升级产品,这样学校在这些方面就形成优势学科。
南洋政府通过这种模式,让南洋的企业在国际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获取国际订单,实现民富国强。
同理对于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公司,可以通过大学拿到满意的新产品,拓展市场,取得公司的初期发展。
对于大公司来说,通过市场招聘直接得到想要的人才。
看起来是多赢的方案。
但里面潜藏着巨大的隐患,未来这种模式真普及开来,大学必定成为一个很大的利益团体。
尤其是星海大学这样的,肯定会成为超巨型财阀。那时星海大学通过自身的人脉和财力,能够轻易动摇国家的决策。
像后世的韩国一样被财阀所掌控,向韩国流传着心酸又无奈的一句话:“一个韩国人的一生必然逃不过两样东西,那就是死亡和三星。”希望以后南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刘铭华听到儿子的心里话,看到他皱了起来的小脸,心里警觉。
看来要多建几所大学才行,否则南洋肯定和儿子所想的那样,必定成为出现星海大学的超巨型财阀,另外大学可是比家族的影响力打多了,不只是商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刘铭华想道。
“陛下,产品升级,如果星海大学不参与,我们会根据升级后的产品改动量减少分成的。如果还是由星海大学负责的升级,分成比例依旧不变。”
林语堂笑着说道。
“这样吧,研发很重要,不能让学校吃亏,就以2成来算吧,不过只针对有星海大学从零研发出来的,像那些改制,和反向研发的不算在内,这些我们以现金的方式委托你们。林校长,你看可以吗?”
刘铭华想了想,通过提高研发的分成,倒逼以后得南洋公司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自己接手研发工作。
刘铭华的话让所有参会人员震惊,第一次见到这么还价的。
“啊,这,这样会不会太高了?”
林语堂也惊讶地说道。
“不多,以后就以这个标准来算吧,校企合作,学校研发比例必须占到2成以上,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刘铭华强制性的定下了这个比例。
【嗯,老爸这目的有些反常啊!!!】
刘言看着刘铭华的样子心里想到。
“林校长这两成的利润,星海大学、以及各学院和学院项目组打算怎么分?”
刘铭华关心起学校对这些钱的处理。
“这个我们还没定好,初步打算的是学校和学院占以设备和场地占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归属项目组。”
【这项目组的导师和学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导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以各种名义胁迫学生进行义务工作,这其中必定滋生各种违法问题。前世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刘言听到这些后,不由的联想起前世看到的新闻。
“这倒也合理。不过那项目组,贵校打算怎么建立?成员和运作如何进行?”
听到儿子心声后,刘铭华再次询问道项目组。
林语堂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耐心的回答:
“我们打算参照国外大学的模式,由导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项目,导师由于是主力,所以独享成果的大头,学生是辅助只分享少部分,具体收益由导师来定。”
林语堂显然打算照搬欧美的这一套。
“这样啊!那会不会出现,导师不支付学生劳动报酬的情况?当然我不是怀疑咱们导师的人品,我只是说会不会有这一种可能?”
刘铭华问道。
“陛下,你怀疑的很对,幸亏你的提醒,否则语堂必定酿成大错。
这种现象在国外时有发生,记得当年我留学美国时,我的舍友就出过这样的情况,由于为人老实本分,被他的导师胁迫免费工作了4年,才给他发毕业证。”
听到刘铭华的问题,林语堂不由的想起当年留学时的舍友的经历。
“是的这样的事情当年在我留学时也听说过。”
“我亲身经历过。”
陈舒和明成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