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你年纪轻轻倒是懂得韬光养晦!” “快去取来……” 不一会儿,洪范便将论文取回。 闻中观急不可抑地上手研读,嗟叹连连。 “有你的大作陪着,大监造定然会重视此事!” 他草草研读一遍,已大概知道价值,眉眼间尽是压不住的喜色。 “这样,我现在就回衙门去,命朱经赋做好准备,明天就带着东西随队奔赴西京。” 闻中观说着便要起身,却被洪范拦住。 这一回,后者又从怀中掏出一张五十两面额的银票。 看着几人不解的面色,洪范解释道:“从金海往西京,单程也要半个月,朱次匠若是明日启程,就赶不上回来过年了。” “这点银子还请师匠转交给他,路上能多些好酒好菜,权当赔罪。” 次匠一年的俸禄是两百石,相当于一百两。 这银票已经是朱经赋半年的收入,何止是多些酒菜的意思? 闻中观闻言一愣。 他望着洪范年轻过分的面容,铜铃般的双目中突然泛起沮丧。 “洪范啊,洪范。” “我当初若有你这番精细心思,怎么也不至于被赶到金海来了……” ······ 三日后,十二月十九。 晌午。 连下了两日的小雪,赤沙大道上各家店铺都派出伙计,例行扫雪。 与交通堂隔着三间大铺的位置,是崔家最早创建、也是规模最大的铁匠铺——断山堂。 大堂内,三位年轻人正在与一位管事商谈。 “张管事,我欲打造一柄雁翎刀。” 为首的青年男子生得方正面容,笑容规整。 他名叫杨英勋,是飞雁门年轻一代弟子。 “刀长四尺,宽一寸,脊厚半指,刀尖有反刃。” 张管事点头笑道:“这是贵门标志性兵器,我一听就晓得了。” “我会寻一等大师傅用灌钢法锻制,打折后作价三两,大约四天后可取,如何?” 杨英勋却没有立刻应下,反而不经意问道。 “今日崔大少可在铺内?”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