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第 72 章 聊萧太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2 章 聊萧太后(1 / 7)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耶律贤是公元982年病死的,赵光义第二次北伐是公元986年。最后,赵光义北伐的下场,大家也看到了。输的非常之惨烈,彻底由主动转为被动。想象中此生仅有的机会啊,名垂青史啊。机会确实不是机会,但是这次北伐确实让他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能理解他想洗刷自己第一次北伐的耻辱,但不能理解他的作战方式。不过换个方向想,碰上萧太后这样的对手,哪怕赵光义没有用阵图那种可笑的东西,他也不一定是萧太后的对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也同样御驾亲征过很多次,她也不是没有输过,但她胜不骄,败不馁,不会因为打了胜仗,而洋洋自得,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吃了败仗就一蹶不振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她是一个内心非常非常非常强大的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战绩只是萧太后执政生涯中锦上添花的一笔。抛去战绩不谈,她还有许多优秀亮眼的政策。在耶律贤去世不久后,其实萧太后和她儿子的处境并没有那么好。我们前面说过辽国内乱。就算当时耶律贤在位,但他是个病秧子。本来有野心的人就蠢蠢欲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贤一死,就剩萧太后和她儿L子孤儿L寡母的。这下人心就更加浮动了。但萧太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很明白,该示弱的时候就要示弱,示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萧太后当众示弱,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后。她反手就将这些重臣们的家眷或是子嗣接进宫里控制了起来。说过的话或是发过的誓都不是什么可信的东西,最要紧的就是手里得有软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一招可谓是非常漂亮。紧接着,萧太后又一步一步将军权都归拢在自己手里。断绝了诸王想要反叛夺位的可能。毕竟辽国在之前都一直是处于一个内乱的状态,但你手上得有军队,对吧?没军队怎么造反呢?同时,萧太后虽然掠夺中原的土地,但她并不反感汉族文化,反而相当喜欢。她手下的肱骨重臣韩德让就是妥妥的汉人。说到韩德让,一般人马上就会想起他和萧太后的绯闻传说,但这个等会儿L再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不仅效仿宋朝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同时启用了相当大一批汉臣,他她还推行新政,重新制定律法,但是游牧民族总是会对中原人怀着一种莫名的敌意,就有一种我们才是人上人,你们都是阶下囚的那种感觉。没被萧太后整改之前的辽朝律法也是这样,契丹人和汉朝人同时犯法,契丹人一定是被轻判,而汉朝人会被重责。萧太后直接改成一视同仁。只要你俩犯了错,那你俩就都接受同一程度的惩罚。那俗话说的好了,天子犯法,还跟庶民同罪呢。同理,契丹人犯法与汉人同罪也是很应当的。除此之外,整顿吏治、减少赋税。进一步拉近了辽朝和宋朝的经济差距。这些都是萧太后在位时所做出的改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众所周知,宋朝别的没有,就是有钱。他们不但能给辽朝送、还能给西夏送、甚至还能给后来的金朝送。主打一个,要命没有,要钱一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提到过,岐沟关之战后。宋朝对辽朝的军事主动权变成了被动权,其实说是被动权吧。是给赵光义留面子。

赵匡胤:?

不是吧?

他没听错吧?

都这样了,还是给赵光义留了面子?

那要是没留面子,那得成什么样??

【汉武帝】刘彻:帝师,咱们都不是外人。没必要留面子,你直说就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岐沟关之战的失利,宋朝可以说是被辽人追着打,为什么说高粱河之战是赵光义的耻辱,而岐沟关之战是整个宋朝的耻辱。因为在这场战役中,宋代名将杨业被俘,绝食殉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单说杨业,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一说杨家将,相信你们都多多少少听过吧,小时候就算没跟爷爷奶奶看过,也跟着爸爸妈妈看过杨家将,对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毫不夸张的说,杨业担得上一句北宋战神的称号。在岐沟关之战后,宋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杨业依旧悍不畏死的准备上前线迎敌。可惜的是,杨业虽然悍不畏死,但他的同僚不这么想。杨业兵败后,他的同僚并未选择营救。反而选择了逃跑。

【秦始皇】嬴政:料到了,君主就是这么个德行,手下人能多有骨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这件事吧责任人有很多,锅也不能只背在一个人头上,虽然事后赵光义对杨业的同僚们都进行了追责,具体表现为降官职。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最应该追责的人就是赵光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杨业死后。宋朝可以说是被辽国打的节节败退。土地不停的被辽国蚕食。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辽国打过来,宋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根本就没有说那种你来我往势均力敌。就完完全全在被动挨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