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兵未精”, 乔时为的核心观点是“从优选兵,令民崇军”,如此才有强盛之军。
接下来要回答“兵食为急”的问题。
论及军粮后勤,自然先想到萧何, 可上一场刚刚划掉人家的名字, 这一场却拿人家说事, 未免不佳。
乔时为想到另一位“萧何”, 唐朝之刘晏。
安史之乱时,数座重城被叛军占领, 漕运不通,长安及周边米价飞涨,大军粮草更是紧之又紧。
平定安史之乱后,为解决关中用粮,时任京兆尹兼转运使的刘晏,领命恢复漕运。
在经历万难后, 汴水通, 漕船行,使得江淮之地的粮食,源源运往长安。
乔时为落笔论道:“唐代宗国用空乏之时, 重用刘晏,疏通淤积而通山海, 官吏督运而排商贾,制万物低昂,操天下赢赀……”
可运送军粮这样的国之大事, 当真要全压在一能吏身上吗?
所以乔时为笔锋一转, 反问道:“漕运不继, 兵粮为急, 朝廷欲得一人而平粮荒?或是欲得一法而平粮荒?”
进而提出在军中设立专管后勤的部门,听命于大军。
在他看来,求才若渴、重用贤能固然重要,但找出军政的漏洞,针对性制定法度,更为一劳永逸。
不能把筹码全压在用人上。
乔时为收尾道:“令军粮司各尽其责,通权达变,故虽不常有如刘晏之辈,亦可无忧漕运之不继也。”
一道策问花了一个半时辰,乔时为倒吸一口冷气。
所幸第二题出得简单许多,问的是如何整治官吏贪赃枉法,问得并不深。
乔时为打算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百姓要知法监督,另一方面官吏要畏法守规,遂写道:“……令知法在于设庠序以明教化,令守法在于严督责而明科律。”
第三题又是与军相关,但比第一题具体许多,问的是马政。
可见裴明彦的军事才能不是虚盖的,他已敏锐察觉到,大梁与大辽、西夏僵持不下,迟迟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与大梁缺战马有很大干系。
题目写道:“吾闻大辽纵马于野,驰兵于民,牧马蕃息,多至百万;然大梁战马不济,诸军缺马者大半……试论大梁之马政。”
乔时为虽尚未入朝,但他亦知晓朝中有“以步制骑”的主张,还有许多文臣跃跃欲试,屡屡献上排兵布阵图。
什么平戎万全阵、燕行阵、八卦阵,诸如此类。
学习地理又熟识历史的乔时为明白,在绝对战力面前,过度主张谋略是毫无用处的。
试想,即便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尚且说一句“守成都必先守汉中,守汉中必先守关中”。为何守关中?因为关中通凉州,凉州有战马。
“八百里雄浑出秦川”,讲的正是关中。不管是蜀中,还是中原,在地理上都受制于关西和关中,一旦云州失守,往东直捣幽州,往南直驱蜀地。
排兵布阵在地缘地理上,显得何其渺小,所以,“以步制骑”比“纸上谈兵”更为笑话。
前世的历史中,直到大明,朱重八靠着火器,才把狼主从马背上给撅下来。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威力绝非刀剑布阵可以比拟的。
所以,燕云十六州买不回来,也议不回来,更守不回来,只能打回来。
答这一题时,乔时为几乎是笔由心生,写得洋洋洒洒。
他先以战力对比,论断战马的重要性,写道:“……铁鹞子军掳骑轻捷,乘风扬沙,一日数出,常以数万游兵困我十万劲卒,何也?铁鹞子借战马之速度,时聚时散,合兵击我散兵,成常胜之势。”
小小西夏,借着战马便能与我周旋,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写大梁马政衰败,武备松弛时,乔时为落笔写道:“……吾闻朝中常言‘定牧不如游牧,游牧不如买马’,而使十四处牧监废罢,仅剩河北六监。故,马可市易,战力可市易乎?”
榷场互市,茶马交易,治标不治本,买马的永远干不过养马的。
要兴马政,首先朝中要改观念,乔时为认为,当今世道,依旧是“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大势,至少百年不变,他围绕此展开论述。
写到最后,乔时为心间豁然如见辽阔草原,手中之笔随群马奔驰,尘飞水舞。
他写道:“令大辽西夏皆入我版图,则大梁边境北至雪荒之极,再无马政之忧也。”这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
两国边境总生乱?把辽夏收了,不就没边境了。
稿成,誊抄时,乔时为后知后觉,心想这一题的文风是不是太过嚣张了些,尤其是结尾部分。
他很快否决了修改的想法。
意气风发这种东西,就像是骑马跃悬崖,原本冲得飞快,可以一跃而过,临时犹豫勒紧缰绳,则会导致——既来不及悬崖勒马,又不能一跃而过,最终坠落于空中。
文意和文风是一体的。
乔时为的观点大胆,文风自然随之嚣张。
……
隆隆击鼓声响,第四场结束,即省试结束。
起先,号房里盏盏油灯皆亮,考场如闹市,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