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唐末大军阀> 1324 闽国末主,顽抗也无济于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24 闽国末主,顽抗也无济于事(1 / 2)

“非是我等不愿效忠,如若昭武王(王审知谥号)与开闽那些君候在世,我等镇守边关,就算拼得个战死沙场,咱们也都认了.....

可是自从昭武王过世,他那些子嗣兄弟相残,败坏社稷,又可曾把闽地黎民,乃至我们这些保境安民的行伍将士看在眼里?为如今篡位乱政的王延钧效死送命...也未免太不值得了!”

“不错!咱们苦守门户边关,还要受军司压榨盘剥,只得苦熬度日,也早已是上下离心。可是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那王延钧却掠尽闽地良家女,只顾成天在九龙帐中胡天胡地,还与归守明那兔儿爷打得火热!

更何况吴英吴将军赤诚忠心,善抚士卒,深受三军将士爱戴。结果王延钧听信佞官薛文杰、妖巫徐彦的谗言,便擅杀国家功臣,本来追随广武王(王潮谥号)、武肃王(王审邽谥号)、昭武王开闽的元勋宿将相继故去,方今在位的闽主还要自斩手足,戕害忠良功臣...也莫不如就此降了!”

“魏朝能集结得百万雄师,咱们死守入闽要隘,只这一千军卒,最多也只能抵挡得一时,到头来还是螳臂当车...周边吴国、吴越、越国都被魏朝所灭,治下百姓倒得以过上安生日子,反观咱闽国,生计也早已不似广武王、昭武王在位时那般富足,与其在军中供权贵役使,还要被狠狠地克扣军饷...咱们也莫不如降从归附,做中原王朝治下的子民!”

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守衫关的闽军将兵,本来是要决议拿定主意,是否就此献关归顺于魏军...结果众人越说越气,自从王延翰、王延钧当政后因生计愈发困苦,而心中积攒的怨气似乎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有了宣泄的机会。

这些将官军卒对如今在位的王延钧满腹忿怨,若不是还念着当初闽国先王王审知抚军安民的恩德,不少人也直恨不得咒骂他这次子的十八辈祖宗...死守衫关抵抗魏朝大军?当然是不可能的了,驻扎于此处入闽门户要隘的闽军部众,遂大开关门,直接弃械投降,而恭迎魏朝大军入关......

柴再用兵不血刃轻取衫关,统领六万兵马继续往西南面行军,途径位于闽北地界的邵武县。还是先行晓以利害,并规定时限,奉劝守军尽早归降。

由于王延钧尽失民心,邵武县的官员守将又见中原王师的确势大难挡,所以也如屯驻于衫关的守军一般,一个时辰的时限未到,城门楼上方便已挑起了降旗,大开城门,而就此降从于魏朝......

只不过柴再用统领大军继续行进,抵至建州的治所建安县(后世福建省北部南平市代管县级市建瓯),发现守军死守城郭、拒不肯降...因为主掌建州军政大权的,正是闽国国主王延钧的十三弟王延政。

王延政在王审知的子嗣当中排行第十三,故而被世人唤作十三郎。先前泉州王延钧、建州王延禀合谋发动兵变,攻入长沙府弑杀闽国第二任国主王延翰之后。王延禀再复谋反,却为王延钧杀败处斩,王延政便按照他二哥的指派,替代王延禀出任建州刺史。

而王延政在正史中还有另外一层身份,便是继大哥闽嗣王王延翰、二哥闽惠宗王延钧、侄儿闽康宗王继鹏、八哥闽景宗王延羲之后的闽国末代君王...只是他不得不抵抗外来势力杀入闽地,较之史载轨迹,也提前了将近二十年光景。

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兄弟三人一团和气,可传至子嗣辈互相杀伐...王延政与如今在位的王延钧,虽然关系也说不上十分亲密,但是闽国江山毕竟是他王家的基业,所以其他文臣武将可以轻易投降,王延政却不能舍下自家的宗室社稷。

所以哪怕魏朝大军气势汹汹,王延政还要做赋予反抗的打算,也断然不可能直接投降。

已经向城内施射绑缚招降兵檄的箭矢,限定的时间一过,柴再用也毫不含糊,立刻便调派牙军开始向建安城发起猛攻。

喊杀声震耳欲聋,据守城头的闽国守军,亡命地阻击不断扑上城头的魏军部众。攻守双方,就以城头为战场,展开着一场场激烈的厮杀。亦有不少魏军甲士攀上城头开始进行白刃战,后面的同僚亦是前赴后继,前仆后继,撞击城门,并动用云梯、飞抓继续朝着城头攀爬,而势必要尽快抢占城关。

而冲到城下的魏军士卒,亦有不少人被从高处袭来的利箭射倒。王延政则身披铠甲,手持利剑,亲自坐镇建安西面城门,亲自督战麾下军卒,竭尽所能地要打退扑上城头的魏军先登军士...他临阵指挥,倒也有几分威严气度,口中还歇斯底里的大声叫嚷道:

“务必死守撑住,决计不能让魏人抢占城关!擅退者非但立斩不赦,连同城中家小一并斩首!”

按说王延政在原本的历史时空当中,会在十几年后与闽国第五任国主王延羲反目决裂,而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随后又得先王旧臣接迎,合并长乐府,迁都于建安,而复称闵国皇帝...可他也不过在位两年多的光景,便为南唐中主李璟发兵讨灭,而做了亡国之君......

然而王延政按史载线于闽国内战期间,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杀敌达万余人。所以在王审知的子嗣当中,他大概也可以说是最能打的一个。王延政平素统军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