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现在算是知道父王为何急匆匆把我自蓟城调回,而且还不说明缘由,在我返回朝歌之后,便把我禁足,怕是也怕我步我那二弟的后尘吧!”
殷郊说道这里,心中也不禁有些苦涩,即使现在,殷郊也不能说自己父王做的不对,毕竟殷郊是一个掌握十数万大军的储君,而且在东北方向,有着不下于四大诸侯的实际控制区。
殷洪听闻姜皇后死于非命,他都反出朝歌,那殷郊若是听到姜皇后死亡的消息呢?会不会也反了?
若是殷郊这个殷商储君造反,不仅仅是影响极其的不好,而且还有极大的威胁,想一想现在的殷郊。
北疆第二大诸侯是殷郊的岳父,加上不下于四大诸侯的领地,以及十数万将士,若是殷郊造反,北伯侯领地根本挡不住殷郊。
而殷郊若是在北方拥兵自重,那北伯侯的领地和东伯侯的领地便会连成一片,到那个时候,殷郊会成为比南伯候和西伯侯一般的心腹大患。
若是把殷郊调回朝歌,那边没有问题了,朝歌这里殷郊根本没有嫡系的部队,只要殷郊返回朝歌,便算是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此时的帝辛,在殷郊心中,已经不仅仅是那个看好自己,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父亲,现在的帝辛做的,都是一个上位者下意识的考量,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警觉。
殷郊现在心中是五味杂陈,在他刚穿越来的那个还算温馨的家,已经真正的凋零了,母后惨死,弟弟极可能成为敌人,最为尊敬的父王,也对自己防备、猜忌。
闻仲似乎也看出了殷郊殷郊心情的低落,不过闻仲又能说什么呢?
现在帝辛的所作所为,不对么?
帝辛乃是殷商的掌舵人,殷郊现在无论能够控制的兵力,还是实际控制地盘,都已经影响殷商稳定的程度。
如此帝辛把殷郊调回朝歌,而后禁足的举动,也是为了殷商的稳定,现在殷商东疆刚刚稳定,南疆的战事正酣,正是殷商最需要稳定的时候。
若是这个时候,刚刚平定的北海和东疆再次燃起战火,那么对于殷商的稳定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方面看,帝辛做的没错。
也就是出于这个考量,在帝辛派遣使者前往蓟城召回殷郊的时候,闻仲这个作为跟殷郊关系密切的太师,也并未提殷郊说一句话。
可是帝辛做的虽然没错,但是对于殷郊这个刚刚加冠,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储君来说,那是有些残酷了。
在短短的时间内,要面临着母亲惨死,弟弟反叛以及父王的猜忌,对于现在的这种情况,闻仲也只是长叹一身,上前一步,轻拍殷郊的肩膀道。
“殿下,还请节哀,大王也有他的苦衷。”
“而且殿下你也不用担心,大王是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毕竟殿下不仅无过,反而是为国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信过一些日子,等待朝歌内的纷乱嘈杂的各种传言平息,殿下就可以恢复自由了!”
对于闻仲的安慰,殷郊却依旧是默不作声,此事殷郊身上背脊有些发凉,在前世,殷郊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码农,整日九九六的上班。
有这一个还算和谐的家庭,在这一世,他也是努力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可是而今他努力营造的一切尽皆烟消云散。
现在殷郊才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帝王之家的残酷,为什么人皇都要称孤道寡,原来到了这层次,亲情都要顺从责任。
帝辛的责任是稳定殷商局面,自己这个在外的不稳定因素必然要进行处理,即使自己是他的亲儿子,也要进行防备。
“谢过太师,殷郊告辞了!”
此事殷郊想要知道的已经尽皆了解,故此也没有在闻仲府中逗留的意思,于是便向闻仲告辞,面上的落寞,尽皆落于闻仲的眼中的。
“殿下还请多保重,此事正如殿下所言,却是多有蹊跷,不过现在殿下不宜妄动,此事殿下做的越多,越容易引起大王的猜忌。”
“以殿下现在的地位,以及现在的情况,只要殿下安分守己,自然能够度过此次劫难,老臣在朝中,自会为殿下奔走。”
听了闻仲的话,殷郊也只是点了点头,再也没有说什么,随后殷郊的身形,瞬间没入地面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唉~,大劫来临,国祚更加的艰难,大王呀,你这么做真的恰当么?”
在看着殷郊的身影消失,闻仲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之上,看着殷郊消失的方向,喟然长叹,自言自语的开口。
……
殷商王宫;
帝辛依旧坐在案几之后浏览着众臣的奏章,在听到门外响起一阵虚浮的脚步声,帝辛的眉头不由得皱起,抬起头看向大门的方向。
在看到是费仲的时候,眉头皱的更深了,在费仲见完礼之后,帝辛上下打量一番费仲,发现费仲的气血浮动,深色萎靡,仿佛经历了大恐怖的事情一般。
“是储君做的?”
帝辛没有明言,但是作为跟随帝辛多年的心腹,费仲自然知道帝辛在说些什么,只见费仲强笑一声,对帝辛行了一礼,开口道。
“大王,殿下在进城的时候,听闻了一些关于二殿下的消息,故此便询问臣,臣最开始不打算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