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是经历过房价快速上涨时代的,自然知道在未来几年中房价会涨到大家都一窝蜂去买房。其实总的来说,即便是现在买房也不便宜,再怎么说买房都是一个大宗支出。即便是现在,一千元左右的房价也是不便宜,买个一百平方的房子,居然要十多万。这可是2000年啊,不是二十年后!(没找到2000年金华的房价数据,这是通过2002年数据倒推的。)2000年的十几万,是什么概念?一套房子的概念。二十年后,十几万是什么概念?恐怕连个厕所都买不起的概念。因为在二十年后,金华的平均房价已经去到了一万五了。妥妥的十倍多的差距,你说怎么办?事实就这么残酷,你说要不要买?方伟军显然是有点不相信的,因为这几年房价都是涨涨跌跌,没有太过明显的涨幅。再加上男人的思维,有个房子住就行了,买那么多房子干嘛?所以方伟军一直没想着要买房,有点钱都想着钱生钱了。“不会吧,房价能涨?”方伟军还是不相信。方既明笑道:“就算不涨,以后我要是结婚了,总不能还留在两房两厅的房子里吧?”一句话,把方伟军的思想打通了。“那就买吧,手里还有点闲钱,能买个一百多方的。你说买哪里好?江北那边一千五,江南那边一千不到。”金华人有个习惯,以婺江为界,把城市分为两个区块——南边叫江南,北边叫江北。90年代前,金华城区主要坐落在婺江以北,婺江以南还是一方田野。哪怕是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江南地区的“跨江南进”战略,有了金华开发区,曾经的滩涂变成公园,但房价还是处于低位。不过这几年金华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也带动了周边商圈的集聚,江南商圈慢慢兴旺发达起来。这几年,随着江南城区扩大,新建小区越来越多。新建小区不仅环境好,而且都有物业管理,人均住房面积也越来越大。这也让住在江北的方伟军,有了买房的心思。“江北江南都没事,我个人是倾向买江南的,跟行政中心走。行政中心在的地方,才是市中心。”方既明很明确地说道。方伟军点了点头:“那就买江南吧,我再跟你妈妈商量一下,留够你读书的钱,不行跟亲戚借一点。”方既明松了口气,总算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其实不是方既明嫌弃现在的房子,而是现在是房子确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八十年代建起来的工人宿舍楼,也曾经风光一时。但由于设计老套等因素,房子住起来吧,太过拥挤。一家三口勉强可以,要是一家子再多点人,就不行了。“其实主要是你的私房钱被老妈知道了,你要是不提买房,老妈说不定就攒起来。攒起来有啥用啊,前些年的工资才几十块钱,现在都几百块钱的工资,你自己都一千三百多块钱的工资了。所以说,钱不能攒着,要买一些保值的商品,抗通胀的商品。房子是最好的选择,你也能跟老妈有个交代。”听了方既明的话,方伟军也想明白了。方既明看着方伟军出去后,心里偷笑。果然,很快传来了胡燕兰惊讶的声音:“什么,你要买房?”“老婆,你听我说,炒股是有风险的,你还记得几年前的股灾吗?但买了房子,房子永远在那。我知道儿子要读大学,我想着留够给儿子读大学的钱,剩下的都拿去买房好了……”后来具体怎么样,方既明就不知道了。老房子嘛,隔音也太差了。不过,隐约是听到胡燕兰问方伟军到底有多少私房钱?方既明偷笑,果然方伟军看似老实的背后,也偷偷藏着不少啊!算了,还是学习吧。方既明开始继续背诵正治课文,哲学那方面,他还是没搞得太明白。虽然说,这些知识在以后未必用得上,甚至会遗忘得很彻底,但只要你学了,总会留在你脑海中的,融化成你整个人的气质。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背诵,更是枯燥。但没办法,背吧。就在这时候,胡燕兰突然打开了方既明的房门,走了进来。“是你让你爸去买房的?”方既明也没否认,说道:“是啊,买房子挺好的。”胡燕兰怒斥道:“难道你不用上大学了?我听说,去北电读一年,都要几万块钱的!”方既明笑道:“妈,没那么严重。再说了,国家还有助学贷款,我申请不就行了?到时候再把贷款还了,没问题的。你看看从北电读出来的人,哪个收入低啊。”这个实话,哪怕不在幕前工作,在幕后工作也比普通白领强——就是累得慌。胡燕兰一听,原来方既明还真的有自己的打算,但她还是舍不得花一大笔钱:“为什么非得买房子?你不是还没结婚吗?”“现在不买,以后买不起了。”方既明叹了口气,这是事实,可要说服现在的人,特别是女人,太难了。不得已,方既明把之前跟方伟军说的那一套,再说了一遍。通过拿出工资涨幅的事例,说明房价以后肯定会涨的必然性。再通过描绘城市化进程,比如江南已经成了另一个江北,房价怎么可能不涨?这么一说,胡燕兰还真的就明白了,当然,她还没能下定决心。是啊,说服一个人是很难的,特别是说服家里人,更别说以后辈的身份说服长辈,几乎是难过登天。正确的办法,应该是让别人心里对你有认同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过,任由她吧,方既明想的是,就算爸妈不买,他也会给爸妈买一套房子的。反正现在他有钱,买房也是刚需。吃饭的时候,全家人的气氛有点古怪,没有人说话。倒是方伟军主动问起了方既明这次二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