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第161章 夜袭定陶(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夜袭定陶(一)(1 / 2)

曹恪从李家坞堡返回乘氏之后,吩咐曹大福安排十名斥候分作两队,分别去定陶和昌邑两城打探消息,为日后攻城做准备。

济阴郡治定陶在乘氏西南,距离此地只有八十里。

曹军收复定陶之后,在此屯兵,同时与留守乘氏的部分人马形成掎角之势, 就可将吕布、张邈的联军挡在兖州西部。

而山阳郡治昌邑在乘氏东南,离这里的距离比定陶还要近,只有六十余里。

此城本来就是兖州州治,几年前曹操担任兖州牧后,将州治迁到了鄄城。

昌邑至此沦为普通的郡治。

不过就算沦为了郡治,它的战略地位对曹军来说仍然十分重要。

作为昔日的郡治, 那里交通十分便利,有几条官道将兖州几乎所有县城连接起来。

更重要的是, 城中储存有大量的钱粮辎重。

拿下此城,可大大缓解曹军的后勤压力。

两天后,两路曹军细作先后赶回,将他们侦察到的敌情报知曹恪。

此时,李乾已经从家中回到位于乘氏城外的曹军大营,与曹恪在中军大帐中说事。

中军大帐中,身为曹军主将的曹恪据桉高坐,听完从昌邑那边回来的细作的汇报之后,就挥挥手,让那人退下。

而在此之前,从定陶那边回来的细作已经将他们侦察到的敌情向曹恪汇报过了。

曹恪待细作离开,这才稍稍转头,对坐在旁边席上的李乾说道:“李校尉觉得,我们下一步是打昌邑还是打定陶?”

“自然是先打昌邑。”李乾不假思索地说道。

曹恪“哦”了一声,问道:“为什么?”

“凡事得循序渐进。末将认为我军还是先取昌邑,收复整个山阳郡,并安定好后方之后, 再取定陶为好。”李乾道, “主公当初也是要求我们先取昌邑, 再夺定陶的。”

曹恪道:“可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只怕会耽误时间。吕布得知我军攻陷昌邑,为防后路被截,定会发兵守定陶,平白给我军增加攻城的难度。”

“那倒也是。”李乾道,“那以校尉之见,我军先取定陶?”

曹恪摇摇头,道:“不,我军兵分两路,同时攻打两城。”

“两座城一起打?”李乾有些惊讶。

曹恪颔首道:“薛兰死后,他的部下只有数百人逃回了昌邑。他们群龙无首,惶惶不可终日。我只要派出两千兵马前去招抚,不怕他们不投诚。”

李乾道:“昌邑就交给末将如何?”

曹恪摆摆手,笑道:“李校尉前阵子受了伤,还未痊愈,就留在乘氏镇守吧。打昌邑的事,就交由伯齐和曼成去完成如何?”

“也好。”李乾道, “末将就率兵千人留守乘氏。”

“伯齐和曼成率两千兵收复昌邑之后, 可分出部分兵力去平定山阳诸县,稳固后方。”曹恪道,“至于定陶,那里只有吴资的千余兵马守卫。我带五千兵马前去,力争在吕布的援军赶到之前拿下此城。”

李乾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我李家子弟居住在定陶城中的不下五百人。”

“李校尉的意思是?”

李乾道:“末将打算让李进先前去定陶城中,联络我李家子弟,让他们在我大军赶到时,抢占城头,打开城门放我军进城。”

曹恪眼前一亮,欣然道:“如此一来,定能将吴资杀得个措手不及。”

又道:“请李校尉速去安排。”

李乾应了一声,出了中军大帐,去找李进先。

……

第二天早上,李整、李典兄弟两个奉曹恪之命,引家兵两千前去攻打昌邑。

曹恪率五千马步军兵也离开乘氏,沿着济水朝西南方向进发,于当天下午赶到定陶东北郊,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

济阴太守吴资得到曹军来犯的消息,急忙派人前去鄄城郊外吕布军大营求援,同时命令定陶守军关闭城门,严防死守。

定陶是座大城,济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将城池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整座城池共开有八座城门,其中东、西两边各开有一座陆门和一座水门,南、北两边的外墙上都只开有一座陆门。

在城内济水两岸,各建有一道东西向的内城墙。两道墙上,都开有一个门洞,供城内官民百姓通行。

两座内城门之间的济水河面上,有吊桥连接两岸。

北城是居民生活区,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里坊十余座。除了里坊之外,还有两个市集。

而南城是济阴太守府和定陶县寺的所在地,里面还建有一座军营。里坊很少,只有四个,都分布在南门附近。

南门附近的四个里坊中,有个永安坊。

住在永安坊中的百余户人家,家家都姓李。

坊中有座三进宅院,是李乾堂弟李进的产业。

黄昏时分,一只鸽子从远处飞到这座宅院的上空,最终落到位于第二进院落的正房前面的走廊栏杆上。

有个身穿褐色长袍,作仆人打扮的男子疾步上前,抓住鸽子,并将绑在它身上的鸽信取出。

他放飞鸽子,拿着鸽信走进旁边的书房,对一个坐在书桉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