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崽一样提回了那颗黑色巨石下。
“好生劈柴烧火,莫要做多余事情。”徐姓铁匠再次叮嘱,他顿时觉得眼前这个自己半路收的徒弟很不让人省心。
“噢。”赵庭济心中五味杂陈,至少这段时日是不再敢离开山南半步了。
如同以往,游侠儿寇仲今日吃饱喝足后依旧在龟寿园里胡乱转悠。
游侠儿抚摸着如今不再空无一剑的剑鞘,不由喜上心来。
这两柄剑器,一柄名为“春寒”,剑身狭长,锋藏寒光。一柄名为“暖冬”,剑刃厚重,钝中含锐。两柄剑器,皆为城主李乾所赠。
寇仲觉得李秋白的老爹,也就是城主府的大老爷——李乾,就很上道。
尤其是赠剑时脱口而出的那一句:好鞍配好马,宝剑配英雄。
让这名游侠儿至今回味起来依旧觉得心头高兴。
李秋白将自己反锁在藏书楼的二层阁楼上整整七日。
当他推开藏书楼的朱漆木门时,正好与楼外的游侠儿双目对视。游侠儿寇仲似乎早有预料,笑着说道:“都想明白了?”
李秋白心中已有七分把握,只是他做事向来小心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李秋白从来都不敢夸下海口。
李秋白摇头说道:“来龙去脉暂且见不清晰,但是应该能拼凑出大致原貌。”
游侠儿寇仲点了点头。能通过山上人的只言片语和拼拼凑凑的地方野史,找到一点儿蛛丝马迹,然后再去慢慢剥茧抽丝。寇仲觉得眼前这位少年能有如此专注坚韧的心力,实在是难得可贵。
寇仲随即问了他最想问的那个问题,“那么这件事,你要插手管上一管?”
李秋白心中早有答案。
“本公子,最爱多管闲事!”
寇仲心中似乎对这个答案早有预料,只是亲耳听见李秋白说出口时,心里那叫一个痛快。游侠儿觉着,眼前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李家少爷,此时甚是有趣。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落在绕着石臼湖讨生活的小镇百姓耳朵里,掺不了一点假。
镇子上的那座石臼娘娘庙,虽说香火远远比不上清凉山上的那座神君庙旺盛。但也算得上是香火连绵不绝。
庙内,一名驼背老妪站在梯子上,缓缓擦拭着那尊足足有两人之高的石臼娘娘神像。老妪手中动作缓慢,就像她那为日不多的生机一般一点点随着东升西落的太阳,缓缓流逝。
今日,倒有两张陌生面孔进庙烧香。
其中一人,老妪认得。正是那不久之前在庙里向自己借阅庙志的江湖好汉。至于江湖好汉身旁的那位翩翩少年,老妪瞧着倒是面生得很。
少年偷偷地瞥了一眼前方不远处那位正全神贯注、勤勤恳恳地忙碌着的身影——只见老妪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石臼娘娘神像,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意。仿佛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惹怒这位尊贵无比的神明一般,其态度之恭敬、动作之轻柔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老婆婆,近来可好?”游侠儿寇仲语气随和,揣手上前问道。
驼背老妪慈眉善目,她缓缓爬下梯子,站稳脚跟,转身朝眼前这位身穿黑色劲装的江湖好汉笑着说道:“都好,都好。老婆子我一把年纪,能挨一天是一天咯!”
“婆婆,今天贵庚?”李秋白随即从香坛走到游侠儿寇仲身旁,笑着问道。
“老婆子今年八十有三,就快要入土咯!”驼背老妪扳着手指头,感叹道。
李秋白眯着双眼,笑着恭维道:“我看婆婆您呐,寿比南山,日子还长着嘞!”
驼背老妪闻言,心中如抹蜜糖,逐渐喜笑颜开,“小公子,会说话,将来定是个讨姑娘家喜欢的翩翩公子。”
“小子所说,句句肺腑之言。做不得假,婆婆定是有大福报的人呢!”李秋白这些话虽然谄媚,但其神色极为真诚,竟让人有三分信服。
游侠儿寇仲站在一旁,不禁暗自感慨,这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李秋白与这位终年伺候着石臼娘娘神像的驼背老妪,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家长里短。
而后又说到了这座石臼娘娘庙,说到了这尊石臼娘娘神像。
驼背老妪似乎很久没跟旁人唠嗑。只见她似乎是打开了话茬,滔滔不绝地说道:“以前呀,这里可没这座石臼娘娘庙。不对,确切地说,是周遭几个镇子上,只有咱们白水镇才有资格建这座石臼娘娘庙嘞!”
“哦?婆婆,此话怎讲?”李秋白眉眼间神色飞舞,似是对老妪的话题颇有兴趣。
驼背老妪也是起了兴致,便打算好好跟眼前这两位年轻后生说道说道。
“这石臼娘娘,本是石臼龙王之女。这你们应该知道吧?”
李秋白闻言点了点头,“石臼龙女和凡人书生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咱们金陵家喻户晓。”
驼背老妪也是径自点头,似乎对此答案颇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