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最风流> 228 刘协兴跃期前景(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8 刘协兴跃期前景(下)(2 / 3)

样,说走就走,各方面需要准备的工作挺多,大体来讲,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则政治,二为军事,三来民事,四是路上的所需。

政治也者,天家无私事,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事,更何况是移驾颍川,等於是迁都到颍川如此重大的事情?对外需要有个说法,以告知天下,使臣民明白刘协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说法不难找,实事求是就行了。

长安被李傕、郭汜祸乱至今,宫城被毁,百姓凋零,暂已不宜天子再居,洛阳的情况与长安差不多,亦是宫城被毁,百姓稀少,亦暂不适合再作都城,而颍川,处天下之中,且临近洛阳,等将来洛阳的宫城都修缮完妥,百姓也多了后,也方便朝廷迁都回洛阳,故而天子暂且移驾颍川。将这个意思形成旨意,传檄四方州郡即可。

军事方面,主要有两部分。

一个是刘协从长安到颍川之间的这段路程上的安全戒备。

一个是长安与弘农需不需要留兵驻守,若需要,又留何军、留多少兵马驻守。

护卫部分,孙策已得拜卫将军,董承有护驾之功,刘协路上的沿途安全交由他俩负责。

留兵驻守部分,经过反复的讨论过后,大部分的朝臣都赞都同意了荀贞、钟繇的建议。弘农郡必须留兵马驻守,以为颍川、洛阳西边的屏障,长安则就不必再留兵马驻守。

三辅、凉州的军阀众多,大小合计十余股,这十余股军阀兵少者,有数千之众,兵多者,如马腾、韩遂,则拥数万部曲,若在长安留驻兵马,那么如果太少,不足以压制他们,而如果太多,一则荀贞也没有那么兵可留,二者,这些兵马的日常耗费也会成为一个问题,总不能长时期地从豫州、兖州转输,因是,干脆就不在长安留驻兵马了。

弘农这一块,荀贞打算共留两部兵马驻守。

一支是徐荣所部,驻弘农县,另一支是段煨所部,仍驻华阴县。

驻弘农县的徐荣及其所部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北边的河东、太原两郡,——当然,这个防范荀贞私下交给徐荣的叮嘱,明面上是不会讲的。

驻华阴的段煨部虽然仍是以华阴为驻地,但其任务与段煨此前的任务刚好反了过来,此前段煨驻守华阴,是为关中做东边之防御,现下则调转过来,是为洛阳和颍川防御关中。

民事方面,指的是长安和周边的百姓,如有愿跟从朝廷迁往颍川、或迁往洛阳的,一概许之。

民力是最大的财富,钱粮、兵源都是从百姓中来,长安可以不留兵驻守,然长安及周边的百姓,若肯随刘协、朝廷东迁,那自是非常欢迎。

事实上,若非是考虑政治影响,荀贞都想效仿董卓,强迫长安及其周边的百姓随从迁徙了。

不过,虽是不好强制,但愿意从刘协、朝廷东迁的百姓应当是不在少数的。

两个缘故,一个是长安已经调残,三辅各地军阀混战,若能避开这块地方,百姓当是乐意;一个是长安现有之百姓中,颇有不少是几年前被董卓强迫从洛阳迁徙到长安来的

,有机会返回家乡,他们定是踊跃争先。钟繇等由是估料,圣旨下达后,肯随从迁徙的百姓必不会少。

朝廷得有朝廷的样子,不能对这些大汉的子民置之不顾,经过讨论,对这些愿意从迁的百姓的组织和路上必要的衣食赈济、供应等任,交给了钟繇负责。

最后一个方面,路上的所需,这点主要指的是刘协的后宫和百官的家眷路上所需的粮食。

已经统计得出,将要跟随刘协一起前往颍川的百官加上他们的家眷,以及后宫嫔妃和后宫的宦官、宫女,总共有数千口之多;从长安到颍川,约近千里路程,天子出行,肯定不能和部队行军的速度相比,按一日二十到三十里的行进速度来算,大概需要走一个月,数千人一月所需的口粮,且还有适当的肉食、酒水等供应,压力不小。

荀贞和孙策表态,这些所需的粮食、肉食、酒水等,他们可以紧一紧,从自己的军中拿出。

为防万一不足,荀贞和孙策并且表示,他俩可以先给兖州、豫州各去一道檄,令陈留、颍川两郡筹集粮食,往长安方向运来。

……

经过两天的讨论,各项事宜俱定;允许百姓随从迁徙的圣旨也已下达。

便於这日,请得了刘协的同意,出发移驾颍川。

荀贞所部首先开拔,董承所部护卫刘协随之启行,孙策部殿后护卫。

总计兵马、民夫四五万人,百官等等数千口,浩浩荡荡地离开长安,往赴千里外的颍川。

愿意随行还洛阳、或跟着去颍川的长安及周边之百姓闻讯后,拖家带口地陆陆续续赶来追上,几天下来,差不多聚了七八万口,——着实把钟繇忙坏了。

却自为董卓裹挟,到长安以今,刘协一次都没有离开过长安,甚至在被李傕强迫到其营中之前,连宫城都没有出过一回,离了董承营,行於道上,田野间清新的空气,透过车帘入到车中,刘协忽然有了种自己好像是一只脱离樊笼的鸟儿也似的感觉,心情甚是喜悦。

他令车中伺候的宦官把车帘掀开,向外看去。

然而入眼所见,却与他想象的大不相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