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最风流> 183 飞报太原至河东(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3 飞报太原至河东(下)(1 / 3)

却是说了,荀贞此次率兵长安勤王救驾,目前而言,只不过是刚刚兵到河南尹,与孙策会师了而已,接下来他能不能打到长安去,能不能成功地把刘协从李傕、郭汜的手中抢夺过来,尚未知之数,那么现下就来讨论救驾刘协成功以后,该把刘协安置何处,换言之,该把汉之都城重新定在何处,是不是为时尚早?

并非如此。

既然勤王长安的目的是要把刘协控制在手,在此之前,便欲作绸缪,先做周密而审慎的考虑,自然也就是必不可少,因此提前考虑非但不错,而且是必须的。

又既然如此,如果说长安因为残破,且远在关中,其地不在荀贞的所控范围之内,而刘协不能再留在长安的话,则洛阳是本朝之都城,现又有徐荣等部已然入驻洛阳,荀贞对洛阳也已算是经营一段时日了,那又为何不把刘协迎回洛阳,重把洛阳定为汉之都城?

原因也简单。

一则,便是张纮所说之洛阳亦残破,郡中百姓稀少。

二者,是因为洛阳北边乃袁绍的地盘,距离袁绍的势力范围太近,过了黄河就是河内,两边甚至接壤。

三者,荀贞就算此次勤王长安,能够成功,可他兵马有限,实际上却也是没有在洛阳西之弘农郡留兵驻守的打算的,而不在弘农留驻兵马,就等於洛阳西边无有防区,与西边关中诸多的三辅军阀、西北边河东与太原的王邑和曹操等势力之间没有缓冲区。

第一个原因不算主要原因,后两个原因是主要原因。

在有这两个原因的前提下,如把洛阳仍定为都城,将刘协迎回洛阳,好有一比,便如三岁孩童,携带重宝行走於闹市中,这将会非常的不安全。故是,洛阳也不能作为安置刘协的所在。

由此推之,则又说了,那荀贞为何不把刘协安置在徐州郯县,又或安置在他现下的军府所在地昌邑,而偏偏选择颍川郡?这是不是因为颍川是荀贞故乡的缘由?

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

荀贞现在算是完全明白了原本的历史时空中,曹操为何把汉之新都定在颍川许县的缘故。

原本时空,曹操迎得刘协之时,其所控制之地盘,大致与荀贞现下控制范围相仿,可是曹操却没有把刘协弄到兖州或者别的地方去,而是把新的都城定在许县,究其缘由,实是因为客观的条件使他不得不这么做。

荀贞而今做出这个决定,亦是出於同样原因,是同样的客观条件促使之故。

先说郯县,荀贞在徐州的统治基础,那是不必说的,就眼下来讲,是最为稳固,周边环境也最为安全的,但徐州,或者郯县的问题是,太偏远了。

郯县最多能当个偏安之所,不宜做汉室的新都,——哪怕这个新都是临时的。

郯县不可,兖州的昌邑如何也不可?

昌邑虽比郯县的位置靠西,可是昌邑也稍偏远,离中原、离江南、离关中等地的距离都远,若定新都於此,其对外影响力的辐射会受到影响,此其一。

昌邑是荀贞的军府所在,如果他提出把新都暂时定在昌邑,可以想见,朝中群臣势必都会坚决反对。把天子安置到他的军府所在地,安置到他军事、政治势力俱皆最为强大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像董卓、或李傕和郭汜等那样,亦行操持朝柄之事?此其二。

故此,安置在昌邑也不行。

如此,就只有颍川郡可供选择了。

首先,从地理位置说,颍川是中原腹地,居天下之中,往北到冀州、幽州,往南到荆州、扬州,往西到三辅、凉州,往东到兖州、徐州,远近都差不多。

其次

,颍川离洛阳很近,完全可以用“洛阳残破,需先做修缮,待修缮完后,才能重新作为都城,於此之前,宜当先把刘协安置在邻近之颍川”来做借口,来使朝中群臣和刘协同意。

再次,从对刘协的控制角度来看,豫州虽非荀贞直接统治的地域,可现在的豫州刺史孙策,用其它诸侯的话说,“唯荀贞马首是瞻”,是荀贞的铁杆党羽,颍川郡又是荀贞的故乡,那么若把刘协安置在此,荀贞对刘协的控制方面也是能够做到的。

又再次,安全方面,颍川近处的敌人,只有南阳的袁术,但袁术何足为惧?

又再再次,定新都在颍川,对荀贞下一步的战略发展,也是有帮助的。颍川近袁术,也近刘表。刘表是宗室,若是因此而能把与刘表仅仅是“盟友”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或拉拢,或使其臣服,则有了刘表这个钉在荆州的钉子,不管荀贞下一步是向北用兵,还是向南用兵,显然都会更有胜算。向北用兵的话,他后顾无忧;向南用兵的话,可令刘表响应。

所以,荀贞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在与戏志才、荀彧等人商议过后,做出了等至迎到刘协,便把他接到颍川去,在颍川郡择选一地,暂做汉之新都的决定。

至於在颍川郡内择何县作为新都,是选择颍川的郡治阳翟,抑或像原本时空的曹操那样选择许县,又或别县,等到成功地解救下刘协以后,再做计议不迟。

……

却说当下,张纮与荀贞不谋而合,亦把新都选择定於颍川,两人对视相向,颇有知己之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