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最风流> 3 阳翟侯扣使不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 阳翟侯扣使不遣(1 / 2)

王允借吕布之力杀掉董卓后,在如何处置凉州兵的问题上,朝令夕改,进退失据,他本是打算全部赦免董卓的部曲,吕布也数次劝他应该这么做,但后来他又改变主意,认为:“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又决定不专门下诏赦免凉州兵,而决意打算把他们解散掉,使各归乡。

这个时候,有人上言,进谏於他,说: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皇甫嵩名震天下,战功赫赫,品德又好,且还是凉州人,用他来接替董卓,是足以镇抚凉州诸军的,可王允却不同意这个建议,他回答以“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仍是决定要解散凉州兵。

吕布既有了协诛董卓的功劳,被王允用朝廷的名义拜为奋武将军,进封温侯,於政治待遇上则假节,仪比三司,得以与王允共秉朝政,遂因此而颇有了些政治抱负,先是数劝王允赦免董卓部曲,继又请求以董卓的财物赐给公卿、将校,以安人心,殊不料王允名义上虽给了吕布显贵的职务,而实际上却是以“剑客”之徒来视吕布的,自然不肯听从他的建议,这样一来,吕布、王允两人的内部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同时,王允因诛灭了董卓,自以为从此之后,朝廷无复患难,居功自傲,每与群臣集会,不再像以前那样与诸臣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温润之色,於是,群臣也就不是很拥戴他了。和群臣之间,王允亦出现了不和,乃至杀掉了大名士蔡邕。

内已不和,王允外又不听从别人的进言,坚持要把凉州兵全部解散,这样就导致长安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董卓死后,凉州兵群龙无首,本即不安,又闻王允欲罢其军,如李傕、郭汜之辈惶恐不已,不知适从,有心解散部队,可因无朝廷的赦书,又担忧既然这般做了,到最终仍是难逃一死。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当时势随着事态的进程发展到转折口时,有时候,一个人、几句话就可以决定其接下来的走向,使之或向左、或向右继续前进,——贾诩就是有这样能力的一个人。贾诩时在李傕军中,他对李傕说道:“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所谓“奉国家以征天下”,实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策一出,李傕等俱皆以为然,乃与郭汜、张济等凉州将校结盟,率兵数千,西攻长安,王允遣董卓旧部迎战,被李傕、郭汜击败,反降於李、郭。李傕等沿途收拢部队,到达长安时众已至十余万人,再又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会合,兵势愈振,共同围击长安城。

吕布以一己之力敌李傕等诸将校之攻,守城十余日,结果因城内叟兵之叛,——叟,是青羌的一支,叟兵即是由叟人组成的部队,凉州兵中多羌人,故此叟兵与之暗通,进而叛变,他们叛变后,打开了城门,迎凉州兵入城,吕布由是战败,只带了百余骑杀出重围,东逃出关。

吕布出逃时,招呼王允共走,王允以“天子年少,不能弃天子独逃”为由拒绝了吕布。

李傕、郭汜兵入长安,当时就想杀了王允,然却因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既是王允的同郡人,又是王允所拜任的,三辅人口多、兵谷富实,李傕、郭汜等忧宋翼、王宏或会为患,乃先征他两人入朝,王宏看出了李傕、郭汜的目的,不欲入朝,而宋翼以“王命所不得避”为由,决定应征,王宏不能独立,遂俱就征,到了朝中,两人与王允一起被杀。

王允的三个儿子及宗族十余人并皆遇害。司隶校尉黄琬等不少的大臣亦被诛杀。

朝廷拜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

王允杀掉了董卓后,曾遣张种抚慰关东,张种现如今尚未到达兖、徐,李傕、郭汜遣人传檄,将他召回朝中,改遣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持节巡行关东。

马日磾、赵岐行至洛阳,马日磾上表,请求让赵岐另外出使,因李傕有意与袁术结盟,希望袁术能成为他的外援,故以朝廷的名义拜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所以马日磾、赵岐两人於洛阳分手后,赵岐北往冀州,马日磾则去了南阳,代表朝廷给袁术进行拜授。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袁术在接受了朝廷的封拜之后,竟夺走了马日磾的节,把他扣留在了南阳。

这道消息传到郯县,荀贞於览报之同时,即猜出了袁术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正当袁术与刘表争荆的重要关头,袁术自是不愿刘表再获得任何一点的朝廷大义,所以为不让马日磾南下襄阳,他索性将之扣留於军中。

荀贞心道:“袁公路骄横跋扈,此举荒唐至极!”想及孙坚不久前征询自己意见、问该不该出兵援助袁术的来信,因便回信给孙坚:袁公路方扣使节,轻辱朝廷,不宜即援助之。

平衡荆州各方割据的势力,务必不使刘表或袁术一支独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